电力工业网
添加到收藏夹
头条
GEI
电网
光伏
风能
火电
能源
核电
环保
信息化
会展
服务
储能
科技
推荐数据加载中...
您有未读新闻,点击查看
【班组有故事】从0到∞:智慧线路的领航者
许继集团亮相2023年智慧用能与节能技术发展论坛
“余热”不多余 绿色再利用
《学习时报》刊发白忠泉署名文章:凝心聚力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电气装备集团
舒印彪院士做客“CEE大讲堂”:谈“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路径及新型电力系统技术装备
108项指标构建ESG综合评价体系 打造基建管理现代化的“南网样板”
日前,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公布2023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名单,南方电网公司《基于新发展理念的电网工程ESG评价指标体系创新研究及实践》获2023年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一等奖。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奖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组织申报审定,旨在呈现我国企业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优秀创新成果。本届审定成果689项,一等奖47项,南方电网公司ESG创新成果位列其中,彰显了南方电网公司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基建领域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智慧力量。 2021年,南方电网公
换流站无人驾驶智能综合巡检车获评国际领先效率较人工和传统机器人巡检分别提升8倍和2倍
昆柳龙直流工程昆北换流站值守人员在开展无人驾驶智能综合巡检车现场调试。 杨兵 摄 南网报讯 近日,由南网超高压公司昆明局、信通中心等联合主持研发的《基于L4级无人驾驶的换流站室外综合智能车研究及应用科技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换流站巡检机器人大面积、高强度作业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可助力一线人员建立智能巡检新模式,实现作业效率最大化,巡检效率较人工和传统机器人巡检分别提升8倍和2倍,对加速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
南网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结出硕果南方电网首款电碳表挂网试运行
工作人员在查看首款电碳表挂网运行情况。张俊威摄 南网报讯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首款电碳融合计量表计(以下简称“电碳表”)陆续在广东省东莞市多家企业挂网试运行。首款电碳表由广东电网公司计量中心牵头研发,能够实时计算并给出企业用电带来的碳排放量,有助于企业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相关数据,并根据碳排放情况优化生产用电安排。 该款电碳表是南方电网公司在现有智能电表的架构基础上研发而成,能够根据实际电力系统计量数据,动态计算更新电碳因子(平均每度电蕴含的碳排放)的准确数值,在为用户提供“用电账单”的同时提
电碳耦合添绿意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固态氢能发电并网,工作人员开启工业电解水制氢装置纯化工段手阀,对电解水制氢进行纯化。(资料图片) 电碳耦合是指充分发挥电力大数据优势,以电力为纽带,围绕“算碳”“减碳”“治碳”等主题,协同带动全社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兴业务领域。 日前,南方电网首款电碳表挂网试运行。除了实时显示电流、电压、电量外,这款电碳表还能动态计算平均每千瓦时电折算的碳排放数值。“用户可以直观地监测和统计碳排放量,就如同看电量一样,有利于开展节能减排降碳工作。”广东电网公司计量中心智能研发部经理潘峰
零碳之路南网报记者实地探访南方电网公司近零碳示范区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同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作出贡献。南方电网公司着力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持续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和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不断完善绿电绿证相关交易和激励机制,助力“双碳”目标实现。2023—2024年,南方电网公司规划建设40个近零碳示范区试点项目,探索具有南网特色的降碳路径,着力打造零碳竞争力和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对首批16个近零碳示范区试点项目组织开展验收。本报记者走进广东电网公司佛山周转仓
努力成为保障国家安全、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性力量
全网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下降17%;“一省一策”支撑国家重大战略落地,系统部署“优东提西、强地带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0亿元;世界500强排名升至第83位;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套电力微型智能传感器“极目”,入选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十大硬核科技”…… 串串数字,项项成绩,展示了南方电网公司能源保供、能源安全工作的底色,亦为服务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写下生动注脚。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超大规模的人口,既能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超大规模市场,也带来一系列难题和挑战。
山东电工重庆泰山绿色工厂登上央视
山东电工优质履约中能建天津电建新能源聚达项目
重庆博瑞顺利通过省级绿色工厂认定
山东电工两家单位荣获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红马甲”亮相智慧山 低碳环保我先行
1月18日,电建市政公司在天津市华苑产业园区智慧山广场开展“扮靓天津·绿色有我”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们身着志愿服务红色马甲,手拿低碳环保宣传册和棉质手帕,走上热闹街头,身体力行宣传低碳环保绿色理念。“您好,我们是中国电建市政集团的志愿者,这是我们公司开展的绿色低碳环保志愿活动,我们提倡用手帕代替面巾纸,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志愿者们在广场周围积极宣传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小妙招,“您了解吗?电饭锅煮饭前浸泡30分钟后再用热水煮,可以省电30%,家电不用时要及时拔掉插头,也可节约用电。”此次文
山西能源监管办召开2024年新能源电力建设项目集中安全交底会议
1月12日,山西能源监管办会同山西省能源局召开2024年新能源电力建设项目集中安全交底会议。会议通报了2023年山西能源监管办、山西省能源局安全监管发现的典型问题。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质量监督站、山西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相关负责同志和有关新能源管理公司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发言。各市、县能源主管部门、省内140余家新能源在建项目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视频端参加会议。 会议要求,一是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各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国家能源局和山西省委、省政府
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全球最大煤电碳捕集项目浇筑首方混凝土
乌海热电厂新能源电动重卡电煤运输项目投入运行
1月12日,乌海热电厂新能源电动重卡电煤运输项目正式投入运行,成为内蒙古乌海市首个全部使用新能源重卡运输的电厂。 目前,70辆运输车辆已更换成新能源重卡,并建立一个充(换)电站,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5600吨,对城区大气污染治理、厂内绿色生产环境起到了实质性推动作用。 文字:王新力 郭占彪
催化组合将二氧化碳转为碳纳米纤维,有助抵消强效温室气体排放
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将二氧化碳(CO2)从大气中转化为有价值的碳纳米纤维。该工艺使用串联电催化(蓝环)和热催化(橙环)反应来转化 CO2(蓝绿色和银分子)加水(紫色和蓝绿色)变成“固定”碳纳米纤维(银),产生氢气(紫色)作为有益的副产品。碳纳米纤维可用于增强水泥等建筑材料,并锁住碳数十年。图片来源: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哥伦比亚大学 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联合开发了一种耦合电化学和热化学反应的新策略,可将强效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转化为碳纳米纤维。这些材料具有
新疆能源化工第二个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建成投运
1月14日,在零下二十度的低温中,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60万千瓦风电配套80万千瓦时储能项目首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投产使新疆能源化工在阿勒泰区域(含兵团)管理新能源电力装机达到142万千瓦,标志着新疆能源化工建成第二个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 该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新疆能源化工库克苏水电公司争朝夕、破难题,以打造精品工程为目标,凝聚参建各方力量,克服项目山地施工难度大等不利因素,提前谋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打通卡点堵点难题,全力保障了项目各重大节点目标的如期完成。 项目投运后,预计每年提
云南国际入选工信部2023年度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名单
近日,云南国际阳宗海绿色铝产业园微电网案例经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行业协会推荐,经过专家团队内的严格评审,从众多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云南省唯一入选工信部“2023年度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名单”的案例。 云南国际与云铝股份在阳宗海铝产业园成功打造了绿色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并首次将国内首创的分布式光伏直流接入技术运用其中,实现电解槽与光伏直流互联供电以及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有效减少逆变、整流过程中的电能损耗,提高了高耗能产业的绿能占比,为绿电转化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经验和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有关技术项目获科技部批复
1月17日,由国华投资(氢能公司)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1.1专项“十兆瓦级碱性-PEM混合制氢系统关键技术与示范”正式收到科技部立项批复文件,进入实施环节。构建电-氢协同体系是加快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单一碱性电解水(ALK)或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路线难以同时满足经济性、可靠性及规模化发展需求。本项目为发挥ALK和PEM的协同优势,聚焦宽功率波动下混联制氢系统能量流物质流演化规律、跨时空尺度协同优化机制、随机波动工况下混联制氢系统性能衰变和失效机理等
华电电科院:联合主导的一项智慧水务领域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本网讯 近日,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由华电电科院联合主导的国际标准ISO 24591-1《Smart water management-part 1: General guidelines and governance 》正式发布。 智慧水务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挖掘和广泛运用水务信息资源,全面提升水务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实现更全面的感知、更主动的服务、更整合的资源、更科学的决策、更自动的控制和更及时的应对,是水务管理发展的新阶段。但智慧水务
云南省新增新能源投产并网规模创新高
据悉,云南省2023年新增新能源投产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达2085.6万千瓦,投产并网规模创历史新高,为全省能源安全和经济增长“双保双赢”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能源是云南“十四五”新增主力电源,确保新能源按期并网是保障“西电东送”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可靠电力供应的关键。云南省立足资源和发展实际,提出3年新增5000万千瓦新能源的目标。去年以来,在政府出台新能源统筹规划、价格机制的引导下,政企合力攻坚、源网协同作战,新能源开发建设步入快车道,提前半个月完成全年新增并网1500万千瓦的目标任务,
上一页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媒体矩阵
战略合作
友情链接
国家发改委
国家能源局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
©1998 - 2018 中博新电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金泰写字楼三层
电话:17600484320
投稿:155356062@qq.com
备案号:
京ICP备120171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