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网
添加到收藏夹
头条
GEI
电网
光伏
风能
火电
能源
核电
环保
信息化
会展
服务
储能
科技
推荐数据加载中...
您有未读新闻,点击查看
华能举办新能源生产管理培训班
10月14日~16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在华能四川实训室(华能太平驿实训基地)举办新能源生产管理培训班。 此次培训内容覆盖新能源生产管理、运行和检修管理、技术标准宣贯等多个方面,来自生产环保部、运营中心、西安热工院、江西分公司、山东分公司、吉林分公司、新疆公司、贵州分公司等总部部门和二级单位的讲师分别进行授课。 集团公司各二级单位部门负责人及相关生产管理人员,基层企业新能源生产分管领导、技术骨干共计140余人参加培训。 培训同期还开展了新能源生产管理座谈会,与会代表围绕新能源集约
中国能建广西院中标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智慧城市数字交通服务总承包项目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示能源领域氢能试点(第一批)的通知
目录项的基本信息 公开事项名称: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示能源领域氢能试点(第一批)的通知 索引号: 000019705/2025-000313
国华投资三项案例入选第十一届绿色发展论坛
10月13日,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实施的西南地区生态修复行动、长三角区域生态保护行动以及“Z世代能源行”社会责任行动三项案例,从全国9000余项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由新华网主办的第十一届绿色发展论坛“2025绿色低碳赋能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征集”活动。图为国华投资广西分公司登云山风电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创优案例中,国华投资针对西南喀斯特山地风电项目生态脆弱问题,于2022年起发起“融绿于建”生态重构行动。通过优化布局、精准修复和全过程管控,在广西登云山、湖南衡东、湖南双牌柴君山等地点开展试
【每经网】去年城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较1991年下降超97% 未来高比例新能源电力运行将考验电力可靠性管理
10月14日~15日,2025年电力行业可靠性高质量发展暨电力可靠性管理40周年主题论坛在北京举办。 电力可靠性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指标。重庆大学教授谢开贵表示,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外大规模停电事件频发,影响超100万人的大停电发生100余次。美国和加拿大“8·14”大停电调查报告的46条停电原因中,近30%与可靠性技术相关。因此,可靠性技术是减少停电的重要技术和管理手段之一。 记者从论坛现场获悉,经过40年发展,我国已经构建覆盖发电、输变电、供电等电力生产主要环节的管理体系
“南网零碳杯”大赛决赛举行 10个优胜项目将获得孵化支持
10月11日,“南网零碳杯”零碳园区解决方案大赛决赛在广州举行,经过内外部专家综合评审,评选出10个优胜项目。优胜项目将在10月底举行的第六届新型电力系统国际论坛暨第二十一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上进行颁奖与签约,获得南网私募基金公司、南网绿能科技公司的基金与孵化支持。 据介绍,本次大赛由南方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和中电联规划发展部指导,南网资本控股公司主办,南网碳资产公司承办。大赛以“零碳赋能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国内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超100支队伍参赛,最终遴选出16支队伍进入决赛。参
华能四川公司氢能公司牵头编制的1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华能四川公司氢能公司牵头编制的《水电解制氢用多脉波晶闸管整流器》团体标准经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批准发布。该标准规定了水电解制氢用多脉波晶闸管整流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推动了水电解制氢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化进程。 文字:郭荣鑫
中国能建山西电建承建的和平县蓝威新能源储能电站项目一次并网成功
中国能建广西院中标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智慧城市数字交通服务总承包项目
铝电公司中卫新能源香山“以大代小”增容项目完成首台风机基础浇筑
9月24日,国家电投集团铝电公司中卫新能源香山风电场1―3期“以大代小”150兆瓦增容项目顺利完成首台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 该项目位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永康镇,规划在原中卫香山风电场1―3期地块上新建24台单机容量为6.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项目于9月5日开工,目前已完成5基桩基础,1台风机基础、115个35千伏铁塔基础和10个110千伏铁塔基础建设。 为确保有序完成首台风机基础浇筑工作,项目部组织参建单位对浇筑前的物资准备、商混站生产、运输车辆以及备选方案等进行详细策划。经过协调
【人民网】提升供应链绿色水平 中电联发布首批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认证成果
产品碳足迹认证是指对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量化评估和第三方验证的过程。中电联日前正式发布了首批51项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认证证书,涵盖输电杆塔、互感器、导地线等输电基础装备。 “这一成果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电力装备在绿色低碳管理方面取得新进展,为产业链全环节碳足迹可视化、可管理、可优化奠定了基础。”中电联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2022年以来,我国持续出台政策推动建立统一规范的碳足迹管理体系。《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和“推行碳标
罗乾宜:强化科技引领 加速电力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随着能源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电力保供的关键逐渐由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掌控能力转变为电力装备的研制和供给能力,电力行业资源属性不断弱化、装备属性日益凸显。近日,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是在明判这一趋势的背景下,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的最新举措。《指导意见》聚焦补短板、拉长板、锻新板,明确了未
第17届中美绿色能源论坛在横琴召开
2025年10月11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输变电材料专委会202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输变电材料专委会主办,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联合主办。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秘书长胡锐,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陈维江院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网特高压部党总支书记黄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网设备部副主任徐玲铃,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总经理汤萌,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谢伟,以及来自电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制造企业等单位的领导、专家、代表等100余人参会。会
中国能建山西院中标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光伏场区——新荣南72万千瓦光伏场区EPC建设项目
中国能建西北城建中标飞拓低碳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一期建筑机电工程(二包)项目
关于2025年8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户用光伏)项目情况的公告
目录项的基本信息 公开事项名称: 关于2025年8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户用光伏)项目情况的公告 索引号: 000019705/2025-00
国华投资在鲁新能源发电累计突破500亿千瓦时
10月11日,国华投资在鲁新能源发电达500.2亿千瓦时,突破500亿大关,不仅标志着该公司在绿色能源发展与电力保供方面迈上新台阶,更为区域能源转型、民生用电保障注入了坚实动能。图为国华投资山东渤和风电场该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国家能源集团“旗帜领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党建品牌引领,落实国华投资“一二三”总体发展要求,紧盯年度发电目标,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一场一策、一机一策”精准治理机制,切实做到“度电必争、颗粒归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示电能质量典型案例清单的通知
目录项的基本信息 公开事项名称: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示电能质量典型案例清单的通知 索引号: 000019705/2025-000306
【人民网】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中电联公布首批区域级零碳园区
记者从中电联了解到,目前,《零碳园区碳核算技术规范》《零碳园区评价规范》两项标准已编制完成,并公布了首批区域级“零碳园区”,为全国各地产业园区绿色转型提供了实践案例。 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单位能耗碳排放”作为评判零碳园区的核心指标,引导园区在保障企业发展和用能的前提下,通过努力使碳排放达到“近零”水平。 据介绍,首批区域级“零碳园区”各具特色,陕西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园区,集成了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燃料电池等技术
国庆中秋假期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充电量创新高
10月1~8日,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充电量达2.38亿千瓦时,日均充电量298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1%;高速公路充电量达6898万千瓦时,日均充电量86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7%。 为了保障国庆中秋假期新能源汽车出行,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于节前组织投运一批大功率充电设施,通过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筛选出5667个重点保障站点,排查消除缺陷隐患;在“e充电”APP上发布国庆中秋假期新能源汽车高速公路出行充电指南。假日期间,该公司组织充电服务保障人员在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全业务监控中心值
新华财经华电江苏“江宁开发区能碳虚拟电厂示范项目”启动实体化运营
近日,由中国华电所属的华电江苏能源有限公司、南京国电南自自动化有限公司与南京市江宁开发区管委会三方携手成立的江苏华电江开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完成注册登记。这一关键节点的达成,标志着三方共同推进的“江宁开发区能碳虚拟电厂示范项目”正式迈入实体化市场运营的全新阶段。 依托央国企在能源技术研发与产业资源整合方面的雄厚综合实力,结合江宁开发区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新成立的公司将聚焦能源保供稳定与绿色低碳转型核心需求,积极布局并深度深耕“人工智能 + 能源新业态”领域。未来,公司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虚拟电
【中国能源网】中电联正式发布首批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认证成果
9月2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上正式发布了首批51项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认证证书,涵盖输电杆塔、互感器、导地线等输电基础装备。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电力装备在绿色低碳管理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产业链全环节碳足迹可视化、可管理、可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品碳足迹认证是指对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量化评估和第三方验证的过程。在电力装备制造与使用环节推行碳足迹管理,不仅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也对电力企业绿色供应链构建具有深远影响。 一
【中国能源网】中电联发布首批区域级零碳园区成果
9月2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上发布了首批区域级“零碳园区”证书,这标志着我国零碳园区建设进入了全新阶段,为全国各地产业园区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首批区域零碳园区亮相 园区作为产业集聚、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集中区域,已成为降碳减碳的关键载体。据统计,中国各类产业园区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的31%,推动园区低碳化、零碳化转型对于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政策的实施,国际贸易中的碳壁垒逐渐凸显,产
央广网:广东上线全国首个省级政府多维碳排放核算监测管理服务平台
工人日报:全球最大煤电碳捕集示范工程投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媒体矩阵
战略合作
友情链接
国家发改委
国家能源局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
©1998 - 2018 中博新电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金泰写字楼三层
电话:17600484320
投稿:155356062@qq.com
备案号:
京ICP备120171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