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网
添加到收藏夹
头条
GEI
电网
光伏
风能
火电
能源
核电
环保
信息化
会展
服务
储能
科技
推荐数据加载中...
您有未读新闻,点击查看
南方电网经营区域新能源单日发电量连续创新高
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获悉,2月28日、3月1日,南方电网经营区域新能源单日发电量连续两天创新高,最高达1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占当日各类型电源总发电量的27%,相当于每用4度电就有超过1度来自“风光”等新能源。 受强盛的暖湿气流影响,3月1日南方区域风电最大电力创历史新高,达到3419万千瓦,较历史最高增长6.1%。云南、贵州两省风电单日最大发电量均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2.8亿千瓦时、1.2亿千瓦时。 目前,南方电网经营区域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2.03亿千瓦,占总电源装机比重达到3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发布炼油行业节能降碳先进技术汇编和典型案例汇编的通知
目录项的基本信息 公开事项名称: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发布炼油行业节能降碳先进技术汇编和典型案例汇编的通知 索引号: 000019705/2025-000
龙源电力综合能源服务能效诊断行业标准获批发布
2月28日,由龙源电力设计院参编的能源行业标准《综合能源服务能效诊断服务规范》(DL/T 2861-2024)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准,将于2025年6月25日起正式实施,填补了国内综合能源服务能效诊断服务规范的空白,标志着我国综合能源服务领域迈入规范化、标准化新阶段。图为龙源电力甘肃敦煌“光热+”项目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综合能源服务成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然而,长期以来,综合能源能效诊断领域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导致能效诊断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市场认可度受限。此次发布的《综合能源服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双碳目标下电-氢协同发展关键技术”专题征稿通知
为着力打造中国科技界示范学术品牌,涵养学术生态,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组织全国学会联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题,组织开展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系列学术活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氢能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电力期刊集群的协助下,于2025年7月在北京承办“双碳目标下电-氢协同发展关键技术”专题论坛,汇聚全球顶尖专家学者,共探电-氢协同前沿科技与发展趋势,为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电工装备的低碳发展与生态循环”专题联合征稿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中国科协组织全国学会联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 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题,组织开展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系列学术活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定于2025年7月在北京承办“电工装备的低碳发展与生态循环”论坛,汇聚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电工装备的低碳发展与生态循环前沿科技与发展趋势,为我国电工装备低碳绿色与生态循环技术发展提供支撑。 国家加速推进双碳战略落地和能源、电力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近十年我国电力系统规模显著增长,同时
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世界规模最大燃煤电厂碳捕集工程DCS受电一次成功
宁夏规模最大储能电站在腾格里新能源基地并网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孟家湾295兆瓦/590兆瓦时储能电站成功并网。该电站是目前宁夏规模最大的储能电站,为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电网稳定运行注入新动能。 相对于一般储能电站,该电站具有快速实现调频调压、增加系统惯量、提升短路比、主动平抑电网大小扰动等特点,可大幅增强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性。电池组散热系统全部采用液冷技术,有效提高散热效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消防系统采用单PACK级探测+单PACK喷洒技术,智能化监视系统通过红外防爆摄像头实时监测设备状态,有效确
东北公司东北新能源公司智慧运维构筑发展新优势
今年以来,东北公司东北新能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投集团“均衡增长战略”,加快推进“省为整体”工作落实,通过打造“集约化、标准化、数智化”三位一体的新能源运维体系,着力构筑发展新优势。截至2月26日,东北新能源公司场站运维成本整体降低20%,设备可利用率达到99.2%,安全生产指标稳中向好。 战略引领绘就省域一体化新蓝图。东北新能源公司锚定“均衡增长战略”目标,创新构建“一核七翼”运维格局。以沈阳智慧运营中心为“数字大脑”,统筹辽宁及蒙东区域52个新能源场站,通过“资产管理+委托运维”模式创
铝电公司中卫新能源:香山“追风人”的一天
初春,寒意尚未散尽,在海拔1900多米的中卫香山之巅,一架架“大风车”蜿蜒山脊,在蓝天、白云、阳光的陪伴下,擎天而立、迎风舞动,伴随着叶片与山风、机器混合的“交响曲”,为万家灯火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绿色能源。 2月15日8时,阳光刚铺到香山不久,铝电公司中卫新能源香山风电场风机运维一部班长马强坐在值班室的电脑旁,盯着风机故障智能分析系统里密密麻麻的数据,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梳理。运维一部负责着225台风力发电机组的维修管理,在了解完设备情况后,马强给分部的小伙子们安排当天的工作任务,就这样,运维一
电投数科研发智慧场站边缘一体机 破解行业痛点
电投数科自主研发的智慧场站边缘一体机2.0产品在云南秀田新能源场站投运后,运营状态良好,成功破解了传统场站数字化改造部署周期长、运维成本高、技术适配难三大行业痛点。“一体机投运后,部署时间从7个工作日降低至1个工作日,产品采购成本降低10%,整体运维成本降低20%。”2月26日,电投数科产业数字化业务部实施与交付工作部副主任庞恒茂说。 智慧场站边缘一体机2.0采用集成设计,仅需简单接线和配置即可快速完成部署,真正实现“开箱即用”,大幅缩短项目周期。该一体机支持对接国家电投集团统建系统及智能设
央视新闻我国最大“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开工
记者今天(26日)从中国华电集团获悉,我国装机规模最大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青海省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在海西州格尔木市正式开工。 “沙戈荒”是沙漠、戈壁和荒漠的简称。这些地区大多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丰富。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投资约800亿元,在国内同类项目中投资最大。项目按照风光火储一体化方式规划,是海拔最高的超超临界火电项目。工程总规模1924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85%。 华电(格尔木)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 赵发林:项目建成投运后,每年可向广西输送约365亿
科技日报全国最大“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开工
科技日报格尔木2月26日电 26日,全国规模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青海省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在青海格尔木开工。 该项目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800亿元,建设总规模1924万千瓦,按照风光火储一体化方式规划,新能源装机占比85%。该项目建成投运后,每年可通过全国首条跨省跨经营区的特高压外送通道——“青桂直流”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向广西输送约365亿千瓦时清洁能源。这相当于广西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的14%,将有效缓解广
人民日报全国规模最大“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开工
2月26日,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国规模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青海省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在海西州格尔木市开工。 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总投资约800亿元,建设总规模1924万千瓦,按照风光火储一体化方式规划,新能源装机占比85%。项目建成投运后,每年可通过全国首条跨省跨经营区的特高压外送通道——“青桂直流”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向广西输送约365亿千瓦时清洁能源,相当于广西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的14%,将有效缓解广西电
全国规模最大“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开工
2月26日,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国规模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包含海拔最高的超超临界火电项目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青海省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在海西州格尔木市开工。 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总投资约800亿元,建设总规模1924万千瓦,按照“风光火储一体化”方式规划,新能源装机占比85%。项目建成投运后,每年可通过全国首条跨省跨经营区的特高压外送通道——“青桂直流”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向广西输送约365亿千瓦时清洁能源,相当于广西2024年
国家能源局公告2025年1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自然人户用光伏)项目情况
关于2025年1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自然人户用光伏)项目情况的公告 2025年1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自然人户用光伏)项目共30657个,其中风电项目86个,光伏发电项目30567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144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30423个),生物质发电项目4个。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项目清单见附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清单详见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平台网站(网址)。 https://djfj.renewable.org.cn/default/
宁夏规模最大储能电站在腾格里新能源基地并网
2月25日,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孟家湾295兆瓦/590兆瓦时储能电站成功并网。该电站是目前宁夏规模最大的储能电站,为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电网稳定运行注入新动能。图为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孟家湾储能电站相对于一般储能电站,该电站具有快速实现调频调压、增加系统惯量、提升短路比、主动平抑电网大小扰动等特点,可大幅增强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性。电池组散热系统全部采用液冷技术,有效提高散热效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消防系统采用单PACK级探测+单PACK喷洒技术,智能化监视系统通过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征集中欧能源合作典型案例有关事项的通知
目录项的基本信息 公开事项名称: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征集中欧能源合作典型案例有关事项的通知 索引号: 000019705/2025-00020
关于2025年1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自然人户用光伏)项目情况的公告
目录项的基本信息 公开事项名称: 关于2025年1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自然人户用光伏)项目情况的公告 索引号: 000019705/2025
北方公司10个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复工
2月22日,北方公司10个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复工,总规模720万千瓦,其中,光伏450万千瓦,风电270万千瓦。 这是北方公司近年来新能源集中开工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批项目包括金桥电厂灵活性改造配套新能源48万千瓦风电,苏计沙地200万千瓦光伏治沙基地等10个新能源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超130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标煤约4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0多万吨,将提升地区清洁能源供应能力,为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文字:张志强
【澎湃新闻】中国开启新能源上网电价新机制,全面绿色转型再进一步
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要求各地方政府在2025年底前制定并推行具体方案,为风电与光伏电源引入新的定价机制。 136号文提出,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总体思路,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同步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
【中国环境报】开展输配电碳足迹因子测算,支撑国家碳足迹体系建设|电力碳足迹系列解读⑩
日前,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单位计算并发布中国2023年度输配电(不含线损)碳足迹因子,为0.0036kgCO2e/kWh。 这一数据是如何计算得出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李颖毅在接受中国环境报记者采访时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输配电碳足迹因子是如何得出的? “依据国家标准《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输配电环节碳足迹核算过程中,共考虑设备获取、施工建设、运营维护、退役处置四个阶段,数据收集涉及各电压等级,涵盖架空线路、电力电缆、输电杆
【中国环境报】我国生物质发电碳足迹与国际数据高度接近|电力碳足迹系列解读⑨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单位计算并发布2023年全国生物质发电碳足迹因子。经过测算,2023年,全国生物质发电的碳足迹因子为0.0457kgCO2e/kWh。 据了解,生物质发电形式主要有农林业直接燃烧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沼气发电、生物质氢能发电、混合燃烧发电等。目前,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以农林业直接燃烧发电与垃圾焚烧发电为主。 “我国生物质发电电力碳足迹因子测算以直接燃烧发电为重点,涵盖供电及热电联产两种样本类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
新研究改变了对绿色氢催化剂寿命的认识
发表在《自然催化》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颠覆了人们长期以来对氧化铱寿命的看法。氧化铱是一种最先进的催化剂材料,用于产生绿色氢,在工业脱碳和推进清洁能源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俄克拉荷马大学教授Kasun Gunasooriya博士是实现这一突破的研究团队的一员。 研究结果的新颖之处在于发现了氧化铱在使用过程中结构的变化。科学家们发现,长时间使用后,铱并没有完全变成无定形,而是形成了短程有序模式。 Gunasooriya说,“我们总是认为催化剂是一种刚性结构,在反应条件下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但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1月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交易数据
一、绿证核发情况 2025年1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2.31亿个,同比增长2.25倍,其中可交易绿证1.50亿个,占比64.94%,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6.5万个。本期核发2024年12月可再生能源电量对应绿证1.53亿个,占比66.23%。截至2025年1月,全国累计核发绿证51.86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35.29亿个。 二、绿证交易情况 2025年1月,全国交易绿证5310万个,其中绿色电力交易绿证2596万个。截至2025年1月底,全国累计交易绿证6.06亿个,其中绿色电力交易绿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加强电力建设工程和检修技改项目开复工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
目录项的基本信息 公开事项名称: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加强电力建设工程和检修技改项目开复工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 索引号: 000019705/2025-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媒体矩阵
战略合作
友情链接
国家发改委
国家能源局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
©1998 - 2018 中博新电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金泰写字楼三层
电话:17600484320
投稿:155356062@qq.com
备案号:
京ICP备120171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