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耀湾区——南方电网“十五运”保电综述

2025-11-11

珠江潮涌,激荡千年商都的奋进新篇;木棉花绽,盛放大湾区的竞技热情。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广东奥体中心盛大开幕,一场体育盛宴与绿色科技的精彩交融就此展开。


赛场之内,激情与荣耀交织,速度与力量碰撞,一个个梦想舞台已璀璨点亮。赛场之外,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用100%绿电编织“零碳经纬”,以智能科技构筑“毫秒防线”,靠湾区协同搭建“保供网络”,让竞技之光与智慧绿电交相辉映。


绿电满格:100%清洁能源书写“零碳答卷”


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的停车区,超2400平方米的光伏板如铺展的“蓝色绸缎”。阳光洒落时,板面泛起粼粼波光,电流沿着线路静静汇入场馆的供电网络。


“这套系统年发电量56万千瓦时,够200户家庭用一年,每年能少排811吨二氧化碳。”广州市设计院集团绿色低碳设计负责人谭海阳介绍。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场馆“近零碳”改造的系统性实践——从能效超国标20%的超高效空调与喷雾降温系统,到照明功率密度下降40%的LED灯具,再到能“看天浇水”的智能灌溉系统,每一处细节都在重塑大型体育场馆的能源消耗逻辑。


“89个场馆中,超90%是既有场馆改造,这本身就是‘无废全运’理念的生动诠释。”十五运广州赛区执委会场馆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与新建场馆相比,改造项目以“技术植入”替代“大拆大建”,精准实现了“低碳目标”与“赛事功能”的融合。广东省人民体育场便是典型——高性能围护结构有效维持室内温度,建筑能效监管系统实时调控能耗,让这座承载历史的老场馆焕发出绿色新活力。


数据显示,十五运赛事绿电使用量将超过1.88亿千瓦时,覆盖广东所有比赛场馆。南方电网广东电网专责杨蕾介绍,赛事用电来自云贵高原的水电、南海之滨的风电和屋顶的太阳能发电。为确保每一度电可追溯,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一次性采购18.8万个绿证,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从发电端到插座端”的全程溯源。


“这1.88亿千瓦时绿电不仅是‘零碳全运’,更构建了‘大型赛事绿电供应+溯源认证’的标准体系。”杨蕾表示。


在深圳赛区,“零碳全运”与“超充之城”建设深度融合。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在核心场馆周边配合打造12座“光储超充站”,创新采用“本地绿电供应+外购绿证+光储接入”模式,实现赛事100%绿电供应。“这一实践,为大型活动绿色办赛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式。”深圳供电局绿电绿证服务专家刘迪说。


科技筑防:“智能军团”织密“毫秒级”保电网络


“‘悟空’已到岗,准备带电消缺!”在开幕式场馆核心区,全国首台MR遥操作带电作业机器人“悟空”正在执行任务。


它的机械臂灵活转动,能快速处理35千伏及以下线路故障,更打破了传统人工巡检“停电作业、效率低”的困局——过去需要几小时的故障排查,现在靠它搭载的AI诊断系统可在几分钟内锁定线路故障。


“‘悟空’只是‘智能军团’的一员。全国首个氢动力具身智能电力巡检机器人班组‘ 氢立方’已全面投入使用,形成覆盖多场景的巡检矩阵。”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副总经理任欣元介绍,本次保电搭建了“空天地隧”一体化体系:地面依托棠下电力运维中心实现输变电设备全自动监测预警;低空无人机从“机场”一键起飞,单日巡检30公里,效率是人工的6倍,隐患发现及时率达98%;地下“电鸿”物联系统让安全预警实现“毫秒级”互通,隐患刚冒头就被“抓包”。


支撑这一变革体系的核心,是南方电网“数字孪生”理念的落地。广东赛区创新“一馆四图”模式,用三维建模还原场馆的电网链路、负荷分布、保护配置,从而实时监控赛事期间的负荷波动,提前调整电网调节策略。“以前保电靠‘人盯人’,现在靠‘数据说话’,科技手段让场馆每一度电的流向都清晰可控。”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数字化部副总经理苏东表示。


湾区协同:全域联动构筑全场景保电防线


广州作为开幕式主办地,承担了全省40%的保电任务。为守好这块“主阵地”,南方电网搭起“总指挥部+战区”体系,17个战区、134个作战室协同联动,氢动力无人机、超静音发电车等新装备首次规模化应用,形成“指挥-保障-应急”的全链条响应。


深圳作为闭幕式举办地,深圳供电局在重要场馆首创“三角梅”型接线方式,形成了具有超高安全标准的供电保障;通过重构变电站主变侧、配网主干线路、环网柜进线侧的二次设备保护功能逻辑,形成故障下的“三道防线”,实现供电“零闪断”。


湾区协同远不止穗深。


在珠海,机器狗和无人机组队巡检,守护粤澳电力通道,实现澳门赛区测试零故障;在佛山、东莞,超5000台无人机开展线路“拉网体检”;广东全省300多座变电站、1100多条线路完成智能升级,“电鸿”物联技术让设备状态“一眼看清”。


“这不是简单的‘各自保供’,而是湾区能源治理的升级。”南方电网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保电探索出一条区域能源协同的新路径——绿电跨省调度、技术跨城共享、资源跨区调配,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能源革命先行区”提供了可鉴样本。


当十五运的火炬在广东奥体中心燃起,南方电网的“绿色动能”正源源不断注入每一个赛事场馆,“智能军团”24小时坚守岗位,全域联动的保电体系高效运转。这场科技与绿色赋能的保电行动,注定会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李东海 欧阳逸雪 杨晶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