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15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2025年电力行业可靠性高质量发展暨电力可靠性管理40周年主题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会议以“筑基四十载,可靠致未来”为主题,来自政府部门、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和设备制造企业的350余名代表齐聚,回顾总结我国可靠性管理4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凝聚行业共识、促进交流合作,全面推动电力可靠性管理高质量发展。
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鲁俊岭,中电联原秘书长王永干,国家电网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原司长刘康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司长汪拥军、国家能源局可靠性和质监中心副主任康国珍就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成绩、发展理念与展望作主旨报告。中电联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于崇德主持会议。
杨昆在致辞中指出,40年来,伴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可靠性管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吸收到消化并屡屡创新的探索过程。在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电力可靠性水平大幅提升,体系日益完善,成就令人瞩目。同比1985年,2024年我国主力燃煤机组年平均非计划停运次数从6.22次下降到0.6次;同比1991年,2024年全国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由94.55小时/户减少到6.71小时/户,全国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达到99.924%;我国220千伏及以上变压器可用系数保持较高水平,直流系统能量可用率近五年保持在95.6%以上,普遍优于国际同类水平。
他表示,中电联在相关政府部门指导下,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管理和服务功能,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推动电力可靠性管理高质量发展。未来,中电联将继续强化智库建设,当好政府参谋助手,强化电力可靠性管理举措创新及标准体系建设,强化统计工作质量管控及专业人才培养,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电力可靠性管理发展新篇章。
鲁俊岭在致辞中表示,40年来,我国电力工业经历了跨越式发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完成了从探索创业到奋力追赶再到并跑领先的角色转换。他强调,要充分发挥电力可靠性管理在保障电力可靠供应、支撑电力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筑牢本质安全基础,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水平;同时强调要着眼长远、面向未来,动员广大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者,在新的起点上不忘初心使命,坚守职责担当,践行行业宗旨,不断推动电力可靠性管理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王永干在致辞中回顾了四十年来我国电力可靠性管理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指出自1985年水利电力部电力可靠性中心成立以来,一代代可靠性管理者白手起家、开拓进取,开启了我国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伟大征程。他期待以本次大会为起点,持续凝聚行业智慧与力量,探寻实现电力可靠性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与行动方案,共同绘就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汪拥军作题为“四十年再出发 构建电力可靠性管理新格局”的主旨报告,指出电力可靠性管理是电力安全保供的重要基石,是提升管理质效的重要抓手,是电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电力发展不平衡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电力可靠性管理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和新课题。他强调,要思变应变,加快构建电力可靠性管理新格局,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统领,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建立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管理体系;以数据应用为重点,充分发挥可靠性数据在电力发展中的指导性作用;以体系建设为保障,全面支撑电力行业和可靠性工作高质量发展;以数据质量为根本,牢固树立可靠性“数据质量是管理的生命线”的理念。
主旨演讲环节,国家电网设备管理部副主任朱亮、南方电网输配电与储能部副总经理姚捷、中国华能生产环保部副主任林海、中国大唐集团安全总监兼安全监督部主任刘银顺、中国中煤集团首席专家王海等聚焦电力可靠性管理四十年来取得成绩,分享了能源安全保供、电力应急、电力系统可靠性、电力产品质量、配电网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与思考,为进一步深化可靠性管理、有效提升电力保障能力、全面助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会议进行了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40周年典型案例评选结果发布暨证书颁发仪式和2024年度发电机组可靠性标杆机组发布暨证书颁发仪式。
会议同期设立发电、电网两个分论坛,来自行业协会、电力企业、科研单位的专家代表分享了各自领域最新管理和技术成果。 本次会议由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承办,国网北京朝阳供电公司、南京南瑞信息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原文链接:可靠率达99.924%:我国电力可靠性管理40年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