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0时至10月8日24时
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次数共计516.9万次
充电量约1.23亿千瓦时
日均充电量是平日的2.59倍
比去年国庆假期增长45.73%,创新高
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充电量2.38亿千瓦时日均充电量298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1%
高速公路充电量6898万千瓦时
日均充电量86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7%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各地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活动。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7天增加1.23亿人次。全国文旅市场升温的同时,也展现出绿意与新意。
新能源汽车充电量数据创新高
用电量数据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能折射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文旅市场的火热。
受双节叠加、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充电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等多重因素影响,在假期驾驶新能源汽车出行的人数明显增多。国家能源局积极部署,各地政府部门、电网企业等相关方推进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加强充电设施运行监测调度,着力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效率,有力保障了假期新能源汽车出行的补能需求。
从国家能源局获悉,通过对纳入国家充电设施监测服务平台的4.84万台高速公路充电设施(枪)的统计分析,10月1日0时至10月8日24时,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次数共计516.9万次,充电量约1.23亿千瓦时;假期日均充电量是平日的2.59倍,比去年国庆假期增长45.73%,创历史新高。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数据显示,10月1日~8日,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充电量2.38亿千瓦时,日均充电量298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1%;高速公路充电量6898万千瓦时,日均充电量86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7%。
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位于全国前列的浙江,截至9月底,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32万辆,同比增长32%。国庆中秋假期,国网浙江电力运营的充电桩累计提供充电服务133.34万车次,充电量达3674.39万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26.43%、30.02%。其中,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服务42.13万车次,充电量927.04万千瓦时。
还有不少省份充电量增长显著。据统计,国庆中秋假期,黑龙江新能源汽车日均充电量为415.6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36.38%;重庆新能源汽车日均充电量达39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88.11%;四川新能源汽车日均充电量为123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2.69%;宁夏全区高速充电量达49.5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8.44%,日均充电量6.2万千瓦时,与平日高速充电量相比激增313.33%。
技术与服务升级让充电更便捷
今年,市场上主流新能源车型的续航里程普遍突破600千米,部分高端车型的续航里程甚至超过800千米。近年来,随着电池技术进步、热管理系统优化、整车能耗降低,新能源汽车走入千家万户。
我国持续加大超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截至8月底,全国配建大功率充电设备的充电站达13379座,安装大功率充电枪超10万个;充电基础设施总数已超1700万个,同比增长超50%。同时,在多方协作与技术进步的助推下,充电设施的充电速度变得更快。
在浙江的杭千高速建德服务区、常台高速嘉绍大桥服务区等服务区,液冷超充桩已经普及,新能源汽车充电10分钟就能续航200千米以上。这意味着车主稍作休息的时间,车就能充好电。
数字化服务也让充电更便捷。如今,新能源汽车车主打开相关APP,不仅能查找空闲充电桩,还能看到实时排队人数、预计等待时间。国网安徽电力今年研发上线电网充电设施可开放容量评估平台,助力解决充电容量闲置、超容接入等问题,成效显著。
充电桩数量增多了,充电站好找了,充电更便捷了,自然有越来越多人青睐绿色出行。成效直接通过充电量等数据反映出来,企业更有动力优化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升级用户体验,形成良性循环。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吸纳数百万就业人口,形成从研发、制造到运维、服务的完整生态。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将继续升高。乘联会数据显示,8月全国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升至55.3%,创月度新高,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已连续6个月超过50%。随着更多高性价比、长续航、快充车型上市,以及充电网络进一步完善,绿色出行将更火热,并加快改变终端用能形态。
文旅用能更绿色低碳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多地文旅行业用电量显著增长,“零碳景区”、全电民宿、数字新业态等更加普及,终端电气化和绿色用能水平进一步提高。
江苏文旅景点设施用电量大幅增长。据国网江苏电力统计,全省主要景区日均用电量同比增长40.5%。在“苏超”大型体育赛事带动下,全省体育场馆设施用电量同比增长38%,住宿业日均用电量突破100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2.8%,充电换电设施服务电量同比增长50.1%。以白山松水著称的吉林省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吸引了大量游客,用电量大幅攀升。据国网吉林电力统计,假期全省文旅市场日均用电量为1069.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2.43%。文旅重点板块全面开花,其中餐饮与商贸领域用电量增长最明显,尤其是夜经济文化聚集消费区的日均用电量同比增长20.97%。
在河北石家庄蟠龙湖·欢乐汇景区,沉浸式电子音乐派对、轻奢露营基地、水上嘉年华等多元游乐场景吸引了大批游客。全电餐厅干净整洁,临湖草坪帐篷内电气设施一应俱全,“零碳景区”为游客带来舒适体验。在山东长岛,“零碳”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正在推进,岛上1000多家渔家乐采用全电厨房,通过海水源和空气源热泵实现清洁供暖,公交系统全部采用电动公交车,港口岸电及充电设施建设工作加快开展。在山西运城关公故里景区,“科技+文化”的深度融合带动景区用电量同比激增83%,变压器增容、“无人机+智能平台”全链条运维体系建设及应急电源部署等举措,为景区大型激光秀、扩展现实(XR)数字体验馆等新业态发展提供了可靠电力保障。
人文、山水资源丰富的河南洛阳也迎来旅游高峰。洛阳供电公司投运7座公共充电站125台充电桩,对汝阳县大步湾民宿区等重点电气化景区周边线路采用“主线+分支线”双回路设计,提高景区供电可靠性。占地180余亩的汝阳县大步湾全电生态民宿区,仅全电地暖每年节省的用能成本就超1万元。在湖北神农架大九湖全电景区,游客不仅用上光伏电,还能通过政府开发的“武碳江湖”小程序进行低碳打卡并获得积分,更积极地参与绿色用能。(记者孙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