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大数据与统计分会主办的2025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发展论坛在河北崇礼成功举办。作为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的17个平行论坛之一,本次论坛以“数字电力 AI启航”为主题,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零碳园区、气象数据赋能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玮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以及来自国家数据局、国家气象局、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领导嘉宾,两大电网、各大发电集团、电力建设集团、知名创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的专家代表出席本次论坛。会议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大数据与统计分会执行会长王继业主持。
领导致辞——共绘数智电力发展新蓝图
杨昆在致辞中肯定了加速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电力行业深度融合对清洁能源低碳转型和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数字化技术是驱动新型电力系统演进的核心引擎,并提出推动电力行业数字化发展的三点要求:一是共同探讨前沿趋势,明晰发展路径;二是坚持安全优先,做牢数据安全防线;三是坚持应用导向,深化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
张玮在致辞中表示,数智化技术不仅是应对“双高”电力系统复杂运行挑战的关键工具,还是提升电网韧性与安全水平的有效路径,指出新型电力系统应由低碳随机耦合电源、坚强灵活智能电网、多元协同互动负荷、规模多样共享储能以及全过程数智化共同构成,并分享了国网冀北电力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方面的实践与展望。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张玮
数据+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数智新格局
在此次论坛中,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带来了题为《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与能源革命》的精彩演讲,阐述了氢能在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他指出,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将深度改变能源结构,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零碳能源,推动能源革命。
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作题为《具身智能连接物理世界、造福人类》的前瞻性报告,指出当前电力行业在复杂系统自主运行、高危场景精准替代与多元数据融合理解等方面存在广泛而迫切的需求,为具身智能提供了丰富的落地场景,未来将深度融合感知、决策与行动能力,为构建安全、高效、自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注入核心智慧动能。他表示,希望携手推动具身智能与电力系统的深度融合,将前沿科技转化为应对全球挑战、造福社会的现实力量。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强作题为《夯实气象数字底座 助力电力行业提质增效》的报告,深入剖析了气象数据在电力行业中的重要作用,表示要通过海量多元的数据资源推动气象数据在能源电力等领域赋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来自国网信通中心、南网数字电网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等有关单位的嘉宾围绕“能源大数据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管理”、“数据驱动下AI深度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人工智能提升能源系统效率”等方面作专题报告。
重磅成果——彰显数智电力发展新活力
论坛现场,成果发布活动成为一大亮点,五项成果重磅亮相,涵盖零碳园区标准、电力领域数据基础设施、新型电能替代数据统计及气象数据应用等多个方面。中电联副秘书长刘永东发布了零碳园区标准,指出《零碳园区碳核算技术规范》《零碳园区评价规范》这两项标准的发布是中电联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之一,更是破解园区零碳转型无标可依难题的重要实践,标志着我国零碳园区的核查和评价标准作为团体标准开始实行。中电联大数据与统计分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了《零碳园区标准成果报告》。
中电联(北京)数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作了《电力领域数据基础设施先行先试项目报告》,介绍了项目促进数据创新应用新场景、新模式的落地应用的目标、建设内容和里程碑计划,提出邀请行业内更多企业共同构建开放、协同、安全、高效的电力领域数据基础设施的倡议,中电联副秘书长沈维春宣布项目启动。
王继业现场发布了《能源电力行业数据共享赋能与创新创效典型案例集》。本书集成了近220个典型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实操样本与成功经验。中国电科院用能所所长李建锋发布了《新型电能替代发展数据与统计研究报告》,首次提出新型电能替代的概念和理论,系统阐述了新型电能替代的发展背景与现状、问题挑战及发展方向。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中电联大数据与统计分会等单位,共同发布了气象数据助力电力行业多维预测与智慧应用场景,通过整合气象和能源数据资源,提高极端天气下的电力预测精度,助力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汇聚行业智慧,分享创新实践,发布重要成果,共同为电力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赋新赋智,推动各方合作共赢,携手助力数字电力与AI技术深度融合、绿色能源与零碳技术协同发展,为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