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功由成才,业由才广。”漯河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华电集团人才战略和队伍建设部署,创新推行“三维赋能”青年培养模式,坚持以“学”筑基、以“练”增能、以“赛”促优,着力打造一支“有理想、懂技术、敢创新”的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不断汇聚起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注重理论引领,打造人才培养“思想库”
“在汽包水位调节时一定要预留足够的调节余量,因为汽包水位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集控学习班上,班组成员围绕锅炉汽包水位调节展开热烈讨论。
该公司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青年成长的“必修课”,深化“2+1”双导师带徒机制,择优选拔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资深员工担任导师,构建“政治有指引、业务有指导、成长有路径”的立体化培养体系,把政治理论、设备操作、安全管理等经验悉心传授。各部门系统梳理应知应会知识,分层分类开展电气、锅炉、汽机、脱硫等专项培训,综合运用案例解析、导师带教、“每日一技能”“安全早班车”等多样化形式,帮助青年员工厚植理论根基、掌握规范操作。
该公司推行“小课堂+大讨论”的学习模式,鼓励青年轮流讲课,把规程规范、运行案例转化为通俗知识点,在“讲—听—评”互动中共同提高。青年员工在备课中主动查阅资料、请教师傅,逐渐养成“边学习、边思考、边总结”的习惯。紧扣安全意识提升,将《安规》《二十五项反措》学习融入班组例会和每周学习日,推动青年从思想自觉走向行动自觉。
强化实践锻炼,打造人才培养“练兵场”
“在检修现场学习设备结构,不仅能直观了解部件内部构造,还能深刻认识运行中故障的机理。”在机组检修一线,导师将精湛技艺、实战经验手把手传授,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该公司坚持把青年培养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机组检修契机,把现场打造成精准提升技能的“实战课堂”。通过“现场教、现场讲、现场干”的沉浸式方式,指导青年亲自动手操作,纠正青年规范检修步骤,帮助青年在真实环境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围绕机组运行中常见异常工况,推行“案例解剖+班组讨论+模拟仿真”三位一体培训,不断提升青年风险预判力和应急处置力,让他们在实战中成长为岗位骨干。
在仿真机事故处理演练中,导师耐心指导青年调整参数,“启停磨煤机时一定要规范操作,加减煤量要缓慢,尽量减少对锅炉燃烧的扰动……”师傅一边示范,一边强调操作要领。这种“我做你看,你做我纠”的互动教学方式,让青年在实操中快速掌握关键技能。青年们纷纷表示:“只有亲手操作,才能真正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岗位硬本领。”通过一次次实战锻炼,他们逐渐把“纸上功夫”沉淀为“真本领”。
以赛促优提质,跑出青年成长“加速度”
“比赛场上最能检验真实水平,也最能激发潜能。”在技能比武现场,青年员工沉着冷静,面对“辅机跳闸”等复杂故障场景,精准执行操作流程。
该公司把技能竞赛作为锤炼青年队伍的“加速器”,坚持“干中比、比中学、学中优”的思路,将竞赛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围绕“强化安全意识、提升保密意识、增强合规意识、厚植企业文化”四大目标,精心策划“安康杯”“普法竞赛”等特色活动,从多维度、全方位提升青年员工综合素养。聚焦生产一线实操能力短板与紧缺专业人才缺口,公司分层分类开展“仿真机竞赛”“默写操作票”“采制化大赛”等竞赛,为青年搭建交流学习、切磋技艺、比拼技能的竞技平台。
一场场赛场角逐,让青年们在激烈对抗中积累经验、在相互交流中共同进步,逐步将个人成长融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实践证明,技能大赛既是能力展示的舞台,更是推动人才队伍提质升级的重要抓手,让青年职工在成长的“快车道”上跑出提质增效的“加速度”。
当下,漯河公司正加快构建“理论引领有广度、实践锻炼有深度、竞赛驱动有力度”的青年成长体系,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广大青年职工正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昂扬的奋斗姿态,成为企业能源保供的中坚力量,为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助推高质量发展贡献澎湃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