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联邦研究中心“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催化研究所”与国家技术研究所“氢能作为低碳经济基础”能力中心的专家,正开展利用室温光催化和光电化学过程从氨中获取纯氢的研究,该技术有望处理处理设施等产生的大量氨。
以氨为原料制氢的研究于21世纪初起步,近年来愈发受关注,如法国将建立氨裂解中试装置。传统氨分解是热催化过程,需在600°C以上进行,且催化剂铂含量为5-10%(重量百分比)。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催化研究所工作人员决定研究室温下的光催化和光电化学方法,以1%的铂含量“启动”。
研究人员采用二氧化钛、氧化钨、氧化锌和磷酸银等半导体,由带金属涂层的半导体组成的系统可使转化过程分两阶段进行:氨还原在金属颗粒上,氧化在半导体表面,电荷空间分离让过程更节能。
除提高能源效率,降低铂含量也是重点。此前研究表明,可在不损失活性情况下显著减少铂用量,甚至找到更便宜替代品。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催化研究所异相催化系研究员迪娜・马尔科夫斯卡娅称,光催化和光电化学氨分解的主要优势是能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室温和大气压下进行,降低能源成本,在环境应用方面潜力巨大,可集成到工业企业废水处理系统。太阳能光催化反应器既能清除水中氨杂质,又能产生额外氢气,形成闭环,鉴于工业废水规模,该技术实际潜力巨大。
目前,科学家正深入研究已开发催化剂上氨分解的动力学和机理,这对评估技术实际潜力至关重要。未来,他们计划研制氧化还原性能更优的复合光催化剂。
特别声明:国家电投官方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