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项目设计方案经过你们优化,节约了5000万元的建设成本!”5月6日,项目方致电龙源电力设计院,就近期宁夏“沙戈荒”大基地设计方案复核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电话中所说的项目是“宁湘直流”配套工程宁夏红寺堡复合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目前正处于前期设计阶段。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结合自身优势,大力推进以“沙戈荒”区域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开发。为确保设计方案最优,集团创新采用“初设+复核”的工作机制,即首先由项目单位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再由内部设计单位进行复核,并落实调整,进一步实现提质增效。
4月初,龙源电力设计院接到集团下达的宁夏红寺堡复合光伏项目的设计方案复核任务,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设计方案的闭环审查。该公司当即组建技术小组,连夜研读设计资料、制定评审框架。
图为工程师进行技术方案审核工作
夜已深,龙源电力设计院的电气工程师李鹏和同事们还在会议室内认真审核设计方案。作为经验丰富的“老设计人”,他们敏锐地发现,该项目初设方案中大量采用35千伏铝合金导体电缆。相比铝芯电缆,铝合金电缆确实具备更高的机械强度,但导电性能略差、造价较高,而且,由于铝合金材质难以保证电缆与接续管具有相同的膨胀系数,长期使用中将大大影响其可靠性。根据《GB50217-20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有关规定,电压等级在1千伏以上的电缆不宜采用铝合金导体。
李鹏和同事们结合现行标准与丰富的工程经验,对铝合金电缆与铝芯电缆的性能与成本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红寺堡项目初步设计审查会议上提出异议:“因为安全性能问题,现行设计标准并不推荐使用铝合金电缆,而且,铝合金电缆的造价通常也高于普通铝芯电缆。具体到本项目中,由于电缆用量非常大,成本差异不容小觑。”
图为工程师研讨分析电缆标准规范
除了电缆选型问题
“对我们来说,一份设计图纸不是简单的画线走线,而是对整个工程优质建设、安全运行和高效运维的负责,全力提升项目全生命周期价值。”龙源电力设计院电气设计团队负责人说。
图为工程师检查开关设备二次接线情况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近年来,由于百万千瓦风光项目的机位、线路等设计工作量巨大,传统二维设计手段已经无法满足设计精度和效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