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喀喇沁旗供电公司:电力动脉焕新生 电网发展筑根基

2025-05-06

“过去一到用电高峰,老城区的电压就像喘不上气,家用电器转不动、电灯忽明忽暗。遇到刮风、下雨、下雪还可能停电。如今走进锦山城区,整齐的绝缘导线在空中划出流畅线条,崭新的环网柜静静守护街角......”春日的阳光里,退休老干部孙振明站在政府小区门前,望着焕然一新的电网设施感慨万千。这位曾任政法委书记的老人未曾想到,曾困扰居民多年的“电压不稳”和停电难题,如今已被科技创新的钥匙悄然解开。

在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纵横交错的配电线路如同跃动的血脉,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面对用电需求年均12.3%的快速增长与极端天气频发的双重挑战,国网喀喇沁旗供电公司以“八大攻坚行动”破题突围,交出了一份跳闸事故下降54.81%、户均停电时间缩短47.13%的惠民利企亮眼答卷。

破局.直面电网三大顽疾。2024年初的统计数据显示,喀喇沁旗电网面临三大痛点:自然因素导致的故障占比达57%、老旧设备故障率超行业标准2.3倍、线路管理盲区达524.6公里。这组数据如同三座大山,压在国网喀喇沁旗供电公司决策层心头。

“必须用系统思维破解结构性矛盾!”国网喀喇沁旗供电公司总经理白海波在电网升级改造攻坚动员会上掷地有声。一场涵盖技术革新、管理升级、生态治理的系统工程就此展开。该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深入林区牧野,用脚步丈量每一条线路;运维专业技术人员巡视检查,为设备建立“健康档案”;运维团队昼夜攻关,开发出适配当地气候的智能防护系统。

攻坚.科技与匠心共铸安全网。在树线矛盾突出的美林镇,工作人员创新采用“绝缘化改造+生态治理”模式。524.6公里绝缘导线如银色长龙穿梭林海,5854棵隐患树木经专业修整与线路和谐共生。杆塔上3000基防鸟护套随季节智能调节,鸟类误触事故下降39.41%。来美林谷拥有亚太森林组织多功能森林氧吧体验基地的游客禁不住赞叹:“这是电力设施与自然生态共生的典范!”

设备升级战场同样捷报频传:2024年国网喀喇沁旗供电公司共批复投资2153万元,其中,中央预算投资988万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32公里(共10条线路),0.4千伏线路11公里,新建及改造低压台区11个,更换配变11台,总容量2400千伏安,户表改造638户。162台高耗能变压器完成绿色替换,年节电达280万度;351台用户分界开关、280台自动化开关构建起“毫秒级隔离、分钟级复电”的防护网。530套故障指示器与自动化系统联动,将定位时间从40分钟压缩至3分钟,创造了蒙东地区故障处置新速度。

在锦山城区“智慧配网示范区”,针对锦山城区配电网现状,国网喀喇沁旗供电公司在进行了大量的实地勘查、负荷调查、数据诊断的同时,充分结合10千伏配电网远期发展规划和村级电网规划,将解决锦山城区10千伏线路重过载、10千伏线路交叉供电、消除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为目标,积极向喀喇沁旗政府进行专题工作汇报,主动协调各级单位部门,争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得到支持和帮助。通过不断努力,工程建设得到了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10千伏线路杆塔征地75基,清理线路走廊800余米,砍伐树木360余棵,提供临街基础占地200余平。

2024年利用农网投资,通过采取“集中会战”、“零点作业”的方式开展施工作业,研究并实施“夜间作业无人机照明辅助方案课题”、“移动电源车直供路灯带电照明方案”等,为夜间施工作业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高效推进城区内5条10千伏线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建设。工程竣工后,锦山城区实现由8条10千伏线供电,通过南北互带、东西备用、网格清晰的智能组网模式,构建起网架结构坚强、供电分区明晰、负荷转供灵活的现代配电网。相当于为锦山城区5.5万户居民配备“双保险”电源,城区用电更有保障。

蝶变.数字电网守护万家灯火。夜幕下的供电服务指挥分中心,大屏幕跳动着电网实时数据。无人机巡线画面、红外测温图谱、负荷分布热力图在大屏幕展示平台上交织成三维影像。“过去靠人工巡线3天才能完成的工量,现在无人机2小时就能精准完成。”配网运检部副主任郑程园指着90%的无人机覆盖率数据介绍。智能巡检系统已提前预警隐患136处,相当于为电网装上“CT扫描仪”。

在管理层面,“空天地”立体巡检体系与网格化运维深度融合。声学成像仪捕捉到绝缘子细微放电,电缆故障检测仪精准定位地下3米隐患,负荷监测系统动态优化电网运行,城区线路负载均衡度跃升65%。这些科技利器,让传统运维实现从“人海战术”到“智慧作战”的质变。

惠民.电力赋能美好生活。电网升级带来的获得感,在百姓生活中真实可触。锦山城区远近闻名的白家熏鸡白志伟再也不用担心冷冻库突然断电:“现在电力稳得很,去年采购的600只鸡品质全优!”王爷府镇民宿经营老板林海生笑着竖起大拇指,指着新添置的电采暖设备说:“游客都说我们这儿既有北疆风情又有都市舒适。”据统计,电网改造直接带动乡村旅游收入增长23%,特色农产品加工产能提升41%。

面对极端天气考验,三级防御体系彰显威力。2025年春季大风雨夹雪恶劣天气中,“无人机侦察+人工特巡+应急抢修”机制高效运转,30分钟生成最优抢修路径,12支党员突击队顶风冒雪守护光明。这个春天,喀喇沁旗未发生一起因灾导致的长时间停电。

致远.绿电交响向未来。站在新起点,国网喀喇沁旗供电人已锚定更高目标。分布式光伏集群正在接入智能微网与电动汽车充电桩设施相映成趣。“我们正探索绿电供应与可靠供电的融合之道。”国网喀喇沁旗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孟庆哲展示着规划图,“到2026年,清洁能源占比将提升至45%,为每户家庭绘制‘用能画像'”。

这场静悄悄的电力变革,正在书写现代电网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范式。当暮色降临,千家万户照明灯如星辰点亮北疆,配电线路载着绿色电能穿越林海、掠过城市乡村,最终化作万家窗棂间的温暖光影。在这里,每一度电都跳动着科技创新的脉搏,每一次光明守护都诠释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蔡凤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国网喀喇沁旗供电公司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