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4月19日早上8点,车辆已到位,人员已集结完毕!”
“好,出发!”随着国神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郑秀华的一声令下,在美丽的塞外青城呼和浩特,一辆满载灰色工装身影的中巴车迎着朝阳向北出发,车内驾驶员的手机导航闪烁着定位坐标——距离白云风光电站还有200公里,这是国神内蒙古分公司“党建领航,节支创效——凝心聚力勇争先”主题党日活动的主战场。
经过集控信息中心连续多日的运行数据记录及对比,发现此时如果把光伏支架角度调整至17°,那么光伏板获得的太阳辐照量会更多,发电量预计能够提升10%左右。机关本部18名党员干部职工主动请缨组成“党员先锋队”,朝气蓬勃地踏上奔赴生产现场的客车,将与驻场职工一同对占地400余亩的光伏矩阵展开支架角度调整工作,4200组光伏板正在白云鄂博的晨曦中,静候他们的到来。
图为白云风光电站光伏阵列
“快看,那就是我们的光伏电站。”早在11年前就参与白云风光电站建设工作的专业主管王洪臣激动地指给大家看,他雄厚的声音中无不流露着对这里一草一木、一枝一叶的深厚感情。大家透过车窗看到一排排光伏板正泛着幽幽蓝光,宛如一片机械海洋。“前方500米左转,即将到达目的地。”一阵阵清脆的导航声在整个车厢中回荡。经过三个半小时的长途奔波,终于到达白云风光电站,场站内的工作人员们早早等候在主控楼门前,欢迎着大家的到来。
图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提示
“本次工作是把一、二、五、六、九、十区的光伏支架角度由60°调整为17°,调整光伏支架角度时需要六人协同配合,两人前后分别松动和紧固螺栓,另外四人将两颗螺栓同时取出并抬扶光伏板调整支架角度……”运维队副队长雷毅召集大家进入会议室认真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场站其他工作人员细致地指导大家填写风险预控本。“唰唰唰,唰唰唰……”的落笔声坚定有力,密密麻麻的字句是对大家安全的“守护”。“大家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互相配合好,尤其是第一次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要听老同志的指挥,千万注意安全。”总经理郑秀华作着最后的安全提示,在简单的休整后,大家便领取工具奔赴工作点。
图为机关职工与驻场职工抬扶光伏板
正午时分的光伏矩阵像一座庞大的迷宫,钢结构支架被晒得滚烫,在烈日下反射出刺目的光芒。站在光伏场区大门前,目光所及之处,鲜红的党旗在光伏阵列间格外耀眼,蓝色光伏板如海浪般起伏,身着工装的党员们正以班组为单位嵌入其间,仿佛流动的“红色血脉”绵延不息。副场长陈亮宴费力地蹲下身子,钻在设备底部,“松一松,起!稍微高一点,再低一点,好!”只听“咔嗒”一声,螺栓成功插入孔位,又调完了一组。他沙哑的指挥声穿透轰鸣的逆变器噪音,汗水顺着他的脖颈流进工装,在后背晕开层层盐霜。
图为党员手持工具紧固螺栓
“哒哒哒,哒哒哒……”电动扳手的振动声在浩瀚的蓝海中此起彼伏。在第一作业区,生产运营部副主任刘国良左手持“枪”,右手持铁扳手,脚步急促地穿梭在光伏阵列间,紧固着每一颗螺栓,安全帽上的“共产党员”字样在阴影中若隐若现。在一番热火朝天的作业后,率先完成工作任务的第十作业区的安全环保部副主任陈利平从远处走来,冲着奋力抬扶支架的同事大喊:“你们还剩两列没有调是不是?我来帮你们。”话音未落便拿起工具干了起来,“瀚海”中渐行渐远的背影是那样得伟岸挺拔。
经过近4个小时的紧张作业,4200组光伏板全部被抬扶了起来,8400个螺栓也全都完成了紧固,满意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庞上。“同志们,事虽难,做必成!今年扭亏减亏是我们的重点工作,用最高的效率去完成最艰难的工作是我们内蒙古分公司这么些年一直传承的优良作风,我们即刻返程,出发!”在总经理的指挥下,回程车辆缓缓驶离场站。这时的天空湛蓝无比,斜阳与云絮紧密交织,蓝海般的电池板上浮动着金色光芒,而那面始终飘扬在作业区的党旗,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继续守护着这片用匠心与担当点亮的能源热土。
图为参加主题党日活动人员
蓝海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最可爱的人,他们都是精细化管理的参与者,在深入贯彻落实“管理提升年”各项工作部署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行动中,他们用自己的实干与担当为公司节约食宿费、交通费和其他生产成本费用数万元,用勤劳的双手助力公司在扭亏减亏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跑出新成效。
蓝海中的“那抹红”,犹如矗立在新能源革命潮头的灯塔,见证着这里更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