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设备的“重生记”

2025-04-29

4月27日,当第一缕春光刺破新疆戈壁的晨雾,新疆能源洗选中心乌东选煤厂的厂房已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早班大班前会上,厂长张世信看着生产报表,315振动筛的异响警报赫然在目。这台服役十余载的“功勋元老”突发故障,筛面煤流堵塞严重。面对核心设备出现问题,张世信当机立断——设备抢修战即刻打响。

张世信的目光如炬,扫过台下维修工翟其明,“老翟,你带人仔细查一查,务必尽快解决!”翟其明,这位有着二十年工龄的老师傅,深知责任重大。他立即叫上徒弟马广山,步伐坚定地走向检修工房。今天,他要给这位“老伙计”换“心脏”,让它重获新生。

图为维修工正在检查振动筛激振器

“轴承声音发‘闷’,振动传递有迟滞感。”去年8月,翟其明在巡检本上记下这条异常。作为全厂“元老级”设备,315振动筛的“健康档案”全凭老师傅们数十年如一日的细致“体检”。他们用测温枪捕捉到夜间温升曲线,靠“听针”听出传动轴振幅的微妙差异。12本牛皮纸封面的记录簿里,黑色圆珠笔迹密密麻麻记载着晨昏交替间的振幅变化、季节更迭时的声响差异,也镌刻着翟其明和同事们对设备的深情与守护。

10:30,春日暖阳穿透厂房天窗,在煤尘中划出一道金色光柱。随着起重指挥张勇一声嘹亮的哨响,“机械芭蕾”正式开演:作业人员好似训练有素的舞者,在振动筛内来回穿梭,扳手、量具等工具在他们手中宛如默契十足的“舞伴”,配合着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演绎着力与美的交响。

“小马,这有几个螺栓有点生锈不好拆卸,你去工具包里拿点松动剂”。翟其明手持探照灯蹲在筛板上,一边仔细查看激振器地脚螺栓完好情况,一边提高嗓门对徒弟说道。阳光下,设备的敲打声、割枪的切割声、嘹亮的号子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奏响了激昂的检修“奋进曲”,也奏响了老设备重生的希望之歌。当重达1.8吨的旧激振器被拆卸缓缓落地时,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图为维修人员正在拆卸振动筛激振器

安装新激振器如同进行心脏移植手术,需要极高的精度和默契的配合。由于振动筛体积偏大,两侧空间有限,作业人员在安装过程中受场地限制,不易进行检修作业,作业难度增大。汗水浸湿了衣衫,却浇不灭他们心中的热情,他们像对待艺术品一样,精心雕琢着每一个细节。

下午14:00,当检修现场再次响起张勇的哨声,行车沿着预设轨道将新激振器缓缓吊装就位。“就像给沉睡的巨兽做心脏搭桥。”在众人的协作下,新激振器稳稳地落入既定位置,螺栓被逐一紧固,每一个动作都充满着力量与希望。

然而,首次试车的轰鸣却让所有人心头一紧——振动筛的振幅不尽人意,物料在筛面上的跳动不够活跃,仿佛在诉说着新“心脏”的不适应。面对这一幕,大家并没有慌乱,而是迅速围在一起商讨对策。检修队副队长徐宝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仔细分析每一个可能影响振幅的因素;翟其明则凭借多年的实操经验,提出独到的见解。经过反复讨论,他们决定调整配重块位置,为新“心脏”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图为维修人员正在调整激振器配重块

下午16:55,随着配重块被逐一调整完成,当启车的按钮再次被按下时,激振器发出的振动声逐渐变得有力而稳定。筛面上的物料迅速通过筛网,如同黑色的瀑布般源源不断地流出,现场爆发出阵阵欢呼声,这是对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也是对老设备重生的最好庆祝。

下午18:30,阳光斜切进厂房,在混凝土地面上投下钢梁的菱形光斑,为这场“战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看着焕新的振动筛隆隆作响,现场作业人员们屏息凝神,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翟其明用振幅卡片来检测筛机前后左右四面的振幅是否一致,确保设备运行平稳;马广山拿起测温枪,仔细检查激振器的温度,确保一切正常。师徒二人相视一笑,为“老伙计”的重生感到由衷的高兴。

夕阳的余晖为厂房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轮廓,315振动筛在霞光中轰鸣,重新屹立在生产线上,默默为选煤厂吞吐着黑色“血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