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风早已吹绿了江南岸,呼伦贝尔的春天却姗姗来迟。广袤无垠的草原尚未从沉睡中苏醒,枯黄草尖上的残雪仍倔强地闪着寒光,料峭的冷风涌进雁宝能源储装中心厂区,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回荡,一台破碎站的异常停机,打破了原本有序的生产节奏。
4月22日凌晨2点,静谧的天空略有几分清冷。该公司储装中心维修车间机务一班班长李东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大旭,三号破碎站起不来了,你赶紧来一趟单位!”电话那边,维修车间主任钟志波的声音带着焦急。李东旭瞬间清醒应了一声,迅速起身穿衣,他看了看身旁还在熟睡的妻子和孩子,轻手轻脚地走出家门。
图为李东旭检查破碎刮板机链节和螺栓
当李东旭赶到单位时,平日熟悉的设备此刻在月光下透着一股冷峻。他焦急地朝着三号破碎站的方向奔去,夜风毫不留情地划过他的脸颊,此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让破碎站恢复正常。
到达现场后,眼前的破碎站就像一头受伤的巨兽,发出沉闷而不规则的声响,每一下都仿佛敲在李东旭的心上。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着手检查设备。此时,破碎站的金属外壳像一块巨大的冰坨,每一次触摸都像是把手放在刀刃上。李东旭戴上厚厚的棉手套,可那寒意还是顺着指尖钻进身体。
他俯下身仔细查看板式给料机的链板,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初步判断是破碎站板式给料机链板出现了问题。为了进一步确认故障,李东旭决定钻进板式给料机二层链板内部进行检查。链板两侧之间缝隙十分狭小,他试着先将一个胳膊伸入隔层,可胸口的棉衣阻碍了他的步伐,他立即脱下棉衣钻进给料机二层链板内部,板式给料机内逼仄得好似一个狭窄的管道,他穿着里面的单衣佝偻着身躯,手脚并用,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蚯蚓,缓慢又吃力地蠕动,每一下的挪动都伴随着他沉重的呼吸声。周围的钢铁此刻已然变成一个封闭的冷库,冷得瑟瑟发抖的李东旭,爬进了只能容纳一人的板式给料机的二层空间。
图为李东旭焊接三号破碎站给料机下拖轮
板式给料机内部如同被黑暗填满的小匣子,不见一丝光亮,就连手电筒的光似乎都快要被黑暗吞没。李东旭艰难地打着手电筒仔细查看内部结构,果然,在给料机尾部,发现有两块变形严重的链板卡在了尾轮位置。
作为班长,李东旭凭借以往经验,思维飞速运转,他心里已经有了确切的检修方案,此时他也深知,三号破碎站作为煤炭保供的主力军,他必须和工友们分秒必争,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链板的更换,使三号破碎站恢复运转。李东旭迅速召集检修团队到达指定位置。
“杨明友,你把更换链板的工具准备好,把焊枪也拿上!”
“海涛,一会儿我卸链板,你在外接应!咱们抓紧时间!”
冷风中,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大家按照抢修分工,互相配合,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正式拉开帷幕。
图为李东旭和工友安装电机风扇罩
板式给料机尾轮链板严重变形,维修工作难度极大,李东旭在狭小的给料机二层链板内部拆卸变形严重的链板。由于低温,固定部件的螺栓被冻得异常紧固,李东旭将手套摘下,平躺在板式给料机内部,双手紧紧握住扳手,每拧动一下,李东旭都需要使出全身的力气,汗水浸湿了他的外衣,瞬间又被冷风打透。
经过一番艰难的努力,李东旭终于成功拆卸下损坏的部件。这时,板式给料机外部的工友已将新的链板准备好,准备对接、安装。然而,新的难题接踵而至。由于矿用卡车长时间卸载煤炭时对链板的冲击,新的链板与旧链板的咬合出现卡阻,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同样的故障可能很快还会出现,这就好似即将完成的拼图,却因为一点误差无法拼接完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李东旭的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李东旭果断决定采用乙炔气割将卡阻部位的材料进行切割,再用打磨工具打磨光滑,终于,新部件顺利地安装到位。紧接着,大家进行螺栓紧固和设备调试,每一个步骤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7点10分,天边泛起了淡淡的晨光。经过近5个小时的紧张抢修,三号破碎站重新发出了平稳而有力的轰鸣声。李东旭和工友的脸上沾满了油污和汗渍,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满足,他们又一次以平凡之躯守护了煤炭保供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