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室,11号箱变通讯恢复!”4月15日凌晨1时17分,海拔4600多米的西藏那曲色尼风电场内,对讲机里传来运行副值班员曹君红沙哑的喊声。此时,室外气温已逼近零下20摄氏度,积雪深达半米,暴风卷着雪粒呼啸而过。在连续奋战4个多小时后,国能那曲风电场的运维团队终于抢通了最后三台箱式变电站,藏北草原的灯火在风雪中重新亮起。
图为西藏那曲色尼风电场
4月14日晚,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橙色预警。21时07分,色尼风电场中控室警报骤响——35千伏线路三台箱变同时离线,3台风机面临脱网风险。作为那曲电网重要电源点,该场站承担着那曲市城区电力保供任务,正值春耕保供关键期,每延迟1分钟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失。“极端天气就是战斗号令!”运维负责人李剑抓起对讲机,带着运维人员冲进风雪。
抢修的路比想象中更难。积雪厚度超过80厘米,部分路段风力达7级,能见度几乎为零。皮卡车三次陷入雪坑,最终在距离10号箱变1.5公里处彻底抛锚。“下车,徒步走!”大家抱着检修设备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雪粒如刀割在脸上,呼吸时仿佛吞下冰碴,但没人停下脚步。
图为运维人员徒步前往抢修点
22时26分,大家顺利抵达首台故障箱变前,眼前的景象让班组人员倒吸冷气,几米高的变电站已成“冰雕”,柜门被冰甲封死。“不能硬撬!注意绝缘防护!”李剑发现箱变离线原因是低温导致通讯模块结霜失效,他立即指挥班组成员先用热风枪在外壳20厘米处匀速烘烤,待冰层出现裂纹后,再用绝缘撬棍一点点破开。抢修3号箱变时,新入职的运行副值班员曹君红发现光缆接头盒深埋雪下,他毅然脱掉手套徒手挖掘,虎口震裂渗血也顾不上疼。队员贡桑扎西见状,一把拽过他的双手揣进自己怀里:“抢时间重要,但弟兄们的手也得保住!”
凌晨0时30分,最艰难的挑战到来——45度的陡坡上,11号箱变完全被暴雪掩埋。狂风卷着雪片砸向抢修人员,贡桑扎西带着队员用身体筑起人墙,为热成像仪争取检测环境。当发现地下电缆沟积水结冰时,曹君红解下自己的防寒护腰包裹着拳头,反复敲打电缆沟的冰面使其破裂融化。
“所有信号灯转绿!”凌晨1时09分,随着最后一台箱变恢复并网,中控室爆发出欢呼!风机叶片再度转动,划过的呼啸声穿透夜空。此时,运维人员的防护面罩已与冻僵的脸粘在一起,绝缘靴里能倒出冰水。但无人休息,他们拿起融雪剂和设备防冻护套,转身奔向其他被雪覆盖的设备。“我们多走一步,电网就多一分安全。”贡桑扎西哈着白气说。
风雪渐息,晨光微露。抢修车辙旁,藏羚羊群踏过新雪覆盖的草场。远处,25台白色风机正将凛冽刺骨的寒风转化为汩汩绿电,沿着钢铁动脉输向雪域千家万户。在这片离天最近的土地上,国能人的足迹永远朝着光的方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