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建先进班组长丁绍成:在钢筋混凝土间用匠心书写青春答卷

2025-04-27

  从荆松一级公路项目初出茅庐的“工地小白”,到波斯湾沙海中执旗的“带路先锋”,再到硚口片区项目独当一面的“全能战士”,他用十年光阴在钢筋混凝土间书写新时代建设者的青春答卷。他就是中国能建第六届先进班组长,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汉江湾全民健身中心项目部的丁绍成。

沙漠淬炼的“执旗者”:50℃高温下的成长印记

  2015年盛夏,丁绍成走出校园即扎根荆松一级公路项目施工一线,这是他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他推开建筑行业大门的钥匙,作为施工员的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道路、桥梁的专业施工规范,将大学所学的土木工程理论与桩基浇筑、道路摊铺等实操深度融合,力求在实践中打磨自己的专业技能。两年后,丁绍成主动请缨,毅然奔赴科威特沙漠参与项目建设。面对家人的依依不舍,年仅23岁的他,目光坚定地说道:“我就想趁着年轻出去闯一闯,沉淀自己”。

  彼时,炽热的科威特沙漠宛如一座巨型蒸笼,50℃的高温无情炙烤着大地,他不畏艰难,勇毅前行,作为第一批进驻施工现场的“带路先锋”,他裹着浸透汗水的工装,手持发烫的施工图纸,在漫天黄沙中指挥着推土机、装载机修建了现场道路……面对项目初期技术力量不足、营地规划滞后、语言交流不畅等重重难关,丁绍成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迅速行动起来,短短三天时间就完成临时营地自主设计,并全程驻场指挥施工,最终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按期高标准完成临建任务。在科威特的日子里,沙粒时常钻进领口,汗渍屡屡晕染图纸,这些艰苦的日常让他深刻体会到“工程技术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地钻研,才能稳步前行”。

智慧工地的“拓荒者”:从零到一的破局之路

  2021年,他回到国内,在武汉硚口区中心医院项目开启了用科技赋能传统施工的新征程。面对全新的房建领域,项目部领导曾对他的能力心存疑虑。然而,他仅用一个月便掌握了房建技术要点,独立编制专项方案,同事惊叹道:“他哪里像新手?分明是个‘全能战士’!”当公司启动智慧工地建设时,项目部立下军令状势必要打造“智慧工地标杆项目”,丁绍成迎“新”请战:“做不做得好是能力问题,去不去做是态度问题。我愿意试试!”

  就这样,他白天奔波于钢筋水泥之间,夜晚与同事探讨技术方案,带队考察标杆项目,最终制定出智慧工地策划方案。从硬件安装到系统调试,从职工培训到资源协调,他事无巨细,反复与系统开发人员沟通,优化系统功能,施工效率提升30%,安全管理实现智能化全覆盖,打造出中国能建房建领域智慧工地样板工程,主导编写的智慧工地标准成为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指南针”,项目斩获“江城十大智慧工地”殊荣。

  “智慧工地不是冷冰冰的技术堆砌,而是让每个工人、每台设备都‘动’起来。”丁绍成常这样说。在他的推动下,工地监控系统与AI算法联动,安全隐患自动预警;BIM模型与进度管理实时同步,施工误差毫米级可控。

科技创新的“领跑者”:专利背后的匠心密码

  在同事眼中,丁绍成是“永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全民健身中心项目这个公建项目,面对装配式建筑“钢筋打架”难题,他带头成立青年创新创效工作小组,扎根现场寻找技术突破点,带领团队创新研究出《装配式叠合板与现浇梁组合结构快速施工工法》,在有效解决公建项目叠合板锚固钢筋与现浇梁冲突难题的同时,实现装配式叠合板与现浇梁的快速施工,节约工期30天,施工效率提升75%,该工法获得2024年度中国能建工法,项目也因此获得武汉市“2024年度第二批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

  近三年,他牵头带领团队攻坚技术难题,累计完成6项科技课题研究以及7项技术优化创效。他参与编写湖北省工法、能建工法各1项,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其成果斩获国家级微创新大赛二等奖、公司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2022年,他参与编写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基础预制空心胎膜板系统施工工法》获评湖北省工法,创新采用装配式胎膜技术破解复杂地质施工难题,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解决方案。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从钢筋混凝土里长出来的答案。”丁绍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分量。

薪火相传的“育才者”:生产一线的传承之道

  六年施工、四年技术的双重历练,培养他达到了公司“建工工匠”人才计划中“建匠”层级的标准。他深知“独木难成林”,如今身兼项目工区长与技术负责人的他,不仅是团队的领头羊,更是带教老师。他总结出了一套高效的教学方法——“三维带徒法”:晨会讲理论、午间进现场、深夜研方案,这种“理论+实践+复盘”的模式让团队成员成长得更快。“从前看图纸就像看天书,现在握着师傅给的‘三维对证识图法’,再复杂的图纸都能看明白。”徒弟小王夸奖地说道。在与团队交流中,丁绍成常说:“图纸是死的,现场是活的。只有抓住理论与实践的平衡点,才能让工程‘活’起来。”

  从沙漠到城市,从传统到智慧,丁绍成用十年青春践行着“匠心”精神。他像一株沙漠胡杨,在困境的沃土中扎根生长;又如一盏明灯,用创新照亮数字化转型的前路。面对中国能建“先进班组长”的荣誉,他目光投向远方:“荣誉是起点,不是终点。我将继续发挥自身的光和热,将工作做得更好。”这,或许就是新时代建设者最美的模样——永远以攀登者的姿态,在时代的宏伟答卷上镌刻下崭新标高,用矢志不渝的行动、精益求精的追求,生动诠释着葛洲坝建工青年“匠心传承、忠诚担当、奋楫有为、创新智造、勇毅前行”的精神品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