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至13日,陕北大地被一场罕见的强风暴沙尘天气笼罩。狂风裹挟着沙尘,如汹涌的浪潮,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天地间一片昏黄,能见度极低。包神铁路神朔铁路公司作为我国西煤东运的“黄金通道”,肩负着神府东胜矿区煤炭外运的重任。在这场极端天气的严峻考验下,神木北站的一线职工们挺身而出,用坚守与担当,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风沙、保畅通大战。
4月10日傍晚,中央气象台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打破了平静的暮色。“未来24小时将出现区域性强沙尘暴,阵风可达11级!”调度指挥中心的警报声骤然响起,划破长空。收到紧急通知的那一刻,神朔铁路上下立即进入迎战状态,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前动员紧急展开。
“各车站、工区注意!强沙尘天气即将来袭,这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全员必须严阵以待!”神木北站区主任任明语气凝重,向各车站、工区下达紧急通知。
命令如同战斗号角,神木北站迅速行动起来。
神木北站站长方海涛第一时间召集站内职工召开紧急部署会。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每个人的表情都写满了警惕。方海涛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面对恶劣天气,我们不仅要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更要确保每位职工的人身安全,各项应对措施必须落实到位!”
他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车站管理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及时汇报天气变化和现场作业情况;各岗位对站场进行全面检查,重点加固易被大风损坏的设施,清理所有轻飘物。”
会后,整个车站职工迅速行动起来。提前准备防溜器具、应急物资等,并立刻组织全员再次学习大风天气作业办法和应急处置预案,通过现场演示和模拟演练,确保人人熟悉应对流程,以万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狂风挑战。
4月11日清晨,当第一缕晨光还未完全穿透厚重的云层,神木北站作业人员就已经严阵以待。气象台发布的大风沙尘天气预警,让整个车站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
“各岗位,今天的风沙不小,咱们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值班主任李宏河在早班会上神情严肃,再次强调注意事项及应对措施。
会上,主任李宏河对各岗位当班人员各项作业标准及恶劣天气应对措施进行了抽查。
会后,各工种迅速回到各自工作岗位。
图为车站值班员正在恶劣天气组织行车
在行车室里,电子屏幕上不断闪烁着各种数据和信号,值班人员杨强的目光紧紧盯着屏幕,不敢有丝毫懈怠。突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整个行车室似乎微微晃动了一下。
“注意,风力加大,各岗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值班员杨强迅速下达指令,声音坚定有力。
“明白!”信号员雷旭瑾立即开始调整作业流程,全神贯注地确保每一个信号开放、每一条进路排列都准确无误。
中午时分,风力达到6级,在神木北站,车站值班员杨强手持电台反复确认,向机车乘务员发出提醒:“18307次机车乘务员,当前风力6级,运行时加强瞭望,注意安全!”此后每4小时,杨强会准时向调度中心汇报风况。
“调度中心,这里是神木北站,目前风力6级,暂未发现异常情况。”他认真地汇报着。
与此同时,调车场上,调车组的工作人员也在与风沙进行着顽强的斗争。调车长王宇手持对讲机正大声指挥着作业:“大家注意安全,严格按照防溜检查制度执行,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王哥,车辆检查完毕,防溜措施已落实到位了。”调车员郄源对着对讲机大声回应道。
他们将安全责任牢牢扛在肩上,严格落实作业标准。“十、五、三车!”调车员手持对讲机大声传达着距离信号,声音在呼啸的风声中显得格外坚定。
图为恶劣天气调车员随车牵引作业
风沙越来越大,能见度也越来越低。但调车员依然坚守岗位,尽管狂风呼啸,沙尘打脸生疼,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程序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
助理值班员则如同敏锐的“哨兵”,时刻监视着列车的运行状态。他们逆风而行,在站台上不停地巡视,密切关注着每一趟列车的进出站情况。
“17005次列车接近,1道接车,注意现场有无异状!”他们通过对讲机及时传递信息,在列车进站时,仔细观察列车的运行状态,确保列车安全停靠。即使风沙吹得人睁不开眼,他们不放过任何异常情况。他们用坚守和专注,守护着列车运行的安全防线。
在候车大厅,客运员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为了让旅客在恶劣天气下安心出行,他们提前到岗,主动为旅客提供出行和天气咨询服务。
“您好,请问去西安的列车什么时候检票?”一位旅客焦急地问道。
“您好,目前列车还在正常运行,预计检票时间是在30分钟后,请您耐心等待。”客运员张悦微笑着回答。
在组织旅客乘降时,他们有序引导:“请大家排好队,注意安全,不要拥挤!”
图为恶劣天气客运员手持检票系统验票
遇到老人、儿童等重点旅客,他们主动上前帮扶,帮忙提拿行李,护送旅客上车。一句句贴心的话语,一个个温暖的举动,让旅客在风沙肆虐的天气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关怀。
下午时分,风力升至8级,神木北站站长方海涛正在行车室全程盯控,紧盯监控屏幕、列车限速运行及现场作业状况。
18:30,最惊险的一幕发生了。
8级狂风将调车场内一防护栅栏吹倒在线路上,调车长王宇巡检车辆时发现,他立即向车站值班员杨强进行了汇报,并通过对讲机嘶吼:“K35+637m处的线路侵限!”
“收到,马上组织人员处理!”杨强迅速回应。
千钧一发之际,站长方海涛带领着一群工作人员,冒着狂风迅速冲向事发地点。他们有的手持工具,准备清理障碍物;有的负责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列车注意安全。
“大家加把劲,尽快把障碍物移开!”方海涛大声喊道。
在狂风中,众人齐心协力,终于将障碍物移出安全地点,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
事件结束后,车站在交接班会上开展专项分析,深入剖析事件成因,同时针对恶劣天气影响,系统完善风险预想与应对预案。
4月13日下午,随着风力逐渐减弱,当持续低于8级超过20分钟后,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仍坚守岗位,等待调度命令恢复正常运行。
调度命令下达,神朔铁路逐步恢复列车限速运行。最后一列满载煤炭的列车鸣笛驶出,这场持续52小时的攻坚战终于落下帷幕。
在这场与极端天气的较量中,神木北站的职工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熬红的双眼和永不言弃的信念,将肆虐的风沙挡在安全线外。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神朔人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是极端天气中的“孤勇者”,更是守护国家能源大动脉的“钢铁卫士”。当风沙散去,神朔铁路这条能源动脉“钢铁巨龙”依然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奔腾不息,继续为国家经济发展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