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总,由我们新能源提供绿电,刚报的价格已经最低了,您看,加上中间网损等输配电价费用,到户电价算下来每千瓦时是380元,较火电标杆电价每千瓦时便宜2分钱,同时还有助于完成绿电消费任务,按这个价格算下来咱们也可以实现双赢。”
空调吹出的冷气,丝毫无法驱散谈判桌上弥漫的炽热“硝烟”。每个数据、每项条款,都经过了反复斟酌与激烈争论。在无数次的沟通、协商与博弈后,国电电力甘肃新能源营销人员凭借卓越的谈判技巧和坚定的合作诚意,在已签约川、渝多年绿电双边协商交易1.1亿千瓦时的基础上,再次成交3月份绿电781万千瓦时,成交电价较外送绿电集中竞价交易每千瓦时高出53.9元,实现了风光资源大省与水电资源大省的成功互济。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营形势,该公司不等不靠,积极对外探索实践,多渠道建立高价外送通道,抢抓市场合作机遇。
3月11日,该公司营销人员前往川、渝地区洽谈绿电交易,出差途中正好与月度双边协商交易洽商同步进行。
虽然给了2天时间,但第二天还要留出时间给用户那边确认。
图为营销人员利用出差碎片化时间申报交易电量
为了确保各个场站签约电量准确无误地在甘肃电力交易平台申报,计划营销部主任孙万鹏带领团队成员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争取一切时间与机会。
凌晨两点,河西走廊的夜色如墨般浓稠,万籁俱寂,唯有火车的轰鸣声在黑暗中回响,该公司营销小组蜷缩在狭窄的座位上,面前的笔记本电脑散发出微弱的光亮,勾勒出他们专注的面庞。
匹配7个场站9个交易单元,分解近四十多个用户交易数据,每组24个时段,平台申报开放时间仅有48小时,申报交易数据逾6万条,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全亮,平台申报界面在搜索用户时交易序列要和单元名称后面的序号一致,有些用户分组电量多,同一个时段交易匹配了好几个单元,不同序列对应不同的交易单元,千万别搞混了!另外,电量为0的时段记得填‘零’,不能空着,再就是电价按正常值录入,不能空着或者填0。切记,申报过程中遇见问题及时反馈。”
摇晃的火车驶入茫茫戈壁,网络信号时有时无,交易平台频繁卡顿无法正常申报,为确保申报工作持续不间断,小组成员对各场站交易人员进行电话指导,漫漫黑夜,车上的鼾睡声也压不住他们激动的情绪。
终于,在各场站值班人员的紧密配合下,近24个小时的轮番接力申报,该笔交易成功完成。
尽管昨天晚上因为交易申报他们只休息了四个多小时,但仍旧不影响今天的洽谈。
正午时分,甘肃、四川等地的交易中心、大用户及售电公司的办公楼内,气氛紧张而热烈。该公司营销人员正精神抖擞地坐在谈判桌前与对手激烈交锋。
扭亏为盈是压在该公司每个人心中的一座大山,只要有一点星光,他们团结一心便秉承钉钉子精神,坚持精准思维,下足绣花功夫,全力以赴做实做细每一件工作。
“虽然这个月的电量交易目标完成了,后面的我们还是要提前准备,电量是可以通过我们努力实现的已知数,那电价就是未知数,如何求出未知数,解好这个方程式,就要看我们的技巧和方式了。”市场的不断变化与紧张局势没有击退他们前进的士气,反而变成了他们冲破市场桎梏的勇气。
图为营销人员研究节点电价变化趋势
做好每日的现货交易、日滚动撮合交易、研究场站发电历史数据,仔细琢磨电网运行规律,密切关注最新交易政策……在高效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他们会定期拜访、主动对接陕西、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区域交易中心、售电公司和火电企业,全力争取省间置换、发电权替代增长点,做优省内市场,强化日前分析和交易复盘,用数据说话,科学制定交易策略,努力增发“高效益电”。
图为该公司营销人员研究场站发电历史数据
华灯初上,城市的夜空被灯光点亮,该公司营销小组的成员围坐在一起,对当天的战况进行全面复盘,探讨现货申报价格的合理性,研究实时节点电价的变化趋势,针对电网调度是否有下发的紧急调峰指令等情况,他们也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在思维的碰撞与交流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优化交易策略,为迎接新一天的挑战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