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鸟巢“护理”记

2025-03-17

春日的华北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朔黄铁路网电工却正面临着一年一度的“特殊挑战”——春融时节的鸟巢隐患排查与处理。

3月11日清晨7:00,朔黄铁路安国站供电专业副作业组长左凯歌,站在会议桌前,神情严肃而坚定。他的声音穿透晨间的宁静,为即将开始的天窗作业拉开了序幕。

图为安国站供电副作业组长正在进行上道前安全宣讲

“咱们今天的天窗作业区间是博野至蠡县区间下行平台巡检,任务艰巨,包括4C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的缺陷复核处理和十几个特别危险的鸟巢进行修剪。大家务必提高警惕,确保安全。”

左凯歌,自2008年入职朔黄铁路以来,他已经在这条铁路上度过了6000余个日夜,与那些“空中舞者”——鸟类们,展开了无数场“斗智斗勇”的较量。

安全宣讲结束后,众人迅速行动,整理工具材料,按照既定分工乘坐轨道车奔赴作业现场。车窗外,春日的风景如诗如画,桃花笑春风,柳丝舞碧空。然而,网电工心中却丝毫不敢放松,他们今天的任务不仅关乎铁路的畅通无阻,更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安宁与幸福。

到达作业现场后,等待线路封锁、设备停电、地线接挂完毕,天窗作业正式拉开帷幕。左凯歌和搭档张振凯,带着修剪工具,小心翼翼地接近那个搭建在供电支柱肩架上的鸟巢。

图为安国站网电工巡视中观察鸟窝状态

“振凯,这个鸟巢的位置太危险了,部分树枝已经快超过绝缘子了。咱们得小心修剪,既要保证鸟儿能继续生活,又不能影响设备运行。”左凯歌边说边系好安全带准备上杆作业。

安国供电专责李忠鑫向笔者介绍,安国地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鸟类种类丰富。接触网是向铁路供电的输电线路,每年2月至7月,正是鸟儿安家繁殖的旺季,很多小鸟选择把家安在铁路供电设备上,这对供电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每一次上杆作业时都要小心,安全带要系牢,安全帽绳也要系紧,不能有任何疏忽。

在确认一切安全措施到位后,左凯歌和张振凯开始了紧张的修剪工作。他们动作轻柔,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既要去除隐患,又要保留鸟巢的完整性,让鸟儿们有一个温暖的家。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项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工作。

在修剪完一处鸟窝后,左凯歌的思绪不禁飘回到了过去。这些年来,他与鸟类们的“较量”历历在目。鸟窝总是选择在供电支柱的肩架、横担等关键部位搭建。为了既保障铁路供电安全,又不伤害鸟儿,供电专业的同事们集思广益,想出了许多妙招。

图为安国站网电工正在对鸟窝进行修剪

他们深入调研当地鸟类的栖息类型和生活习性,建立“鸟巢管理档案”,对鸟巢的搭建速度和周期了如指掌。根据喜鹊等常见鸟类的搭窝频率,把添乘轨道车巡视周期缩短为每周三次,并在许多关键部位安装了防鸟害装置、太阳能超声波驱鸟器等,有效减少鸟类在高位地点筑巢的可能性。

每次外出巡视,网电工除了携带必要的工作装备和安全防护用品外,还会带上激光除异物装置。遇到影响供电安全的鸟巢时,他们可以迅速进行修剪处理。这种既高效又环保的除鸟害方式,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十余个鸟巢终于被修剪得既安全又不影响鸟类的生活。左凯歌和张振凯从杆上下来,擦去额头上的汗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们知道,今天的努力又为铁路的安全运行增添了一份保障。

11时30分,安国站供电专业完成一天的天窗作业任务,乘轨道作业车安全返回中心站。在返回的路上,左凯歌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心中充满感慨。他默默地数着已经安装的驱鸟器和修剪过的鸟巢数量,心中既有成就感也有责任感。

今年以来,安国站供电专业已累计完成鸟窝修剪作业28处,安装太阳能超声波驱鸟器32个,并通过视频查看、步行巡视、添乘轨道车巡视等方式,确保更加准确地发现鸟窝并及时完成修剪工作,营造人鸟和谐相处的新常态。

每当网电工们踏上线路巡视的征途时,总能瞥见不远处有灵动的鸟儿悠然栖息。它们或低吟浅唱,或高歌长啸,仿佛在向这些守护者致以最诚挚的感谢。而网电工们那头戴黄色安全帽、身披红色马甲的身影,也早已深深镌刻在那些鸟儿的记忆之中,成为一道温暖而独特的风景线。

这场与“空中舞者”的春日交响曲还将继续演奏下去,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