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清晨5点30分,一阵寒风吹过,树枝上的雪随风掉落,不时与地面的冰霜撞击出声响,那是冬日特有的静谧乐章。
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之中,雁宝能源宝日希勒矿工务段张龙飞的闹钟准时响起,清脆的铃声瞬间打破了房间里的安静,简单洗漱后,他匆匆踏出家门。他是一名运行班长,参加工作已经20年,一直是“四班三倒”的工作模式,早起对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7点,矿区在晨曦中逐渐苏醒,各种大型机械设备的轮廓在微光下若隐若现,像是一群等待出征的“钢铁巨兽”。安全帽、工作服、安全鞋,换上专业的“防护套装”,张龙飞径直走向会议室,准备和夜班班长进行交接班。他的步伐坚定有力,他的目标很清晰,新的一天,一场保障能源供应的“战役”即将打响。
图为张龙飞正在指挥挖掘机装车作业
“早,龙飞哥,今天的风挺硬吧,夜班已经把作业场地的雪又清理了一遍,白班需要继续进行道路维护……”
班前会上,工务段工人们围坐在一起。“今天要保质保量完成装车作业任务,要加强防火检查,加强出入库安全指挥,做好防火巡视……”张龙飞有条不紊地对当班工作进行叮嘱。
矿坑内,巨大的挖掘机伸展着钢铁长臂,运输车在蜿蜒的道路上穿梭往来。张龙飞站在凛冽的寒风中,手持对讲机,眼睛紧紧盯着作业现场,“9号挖掘机,注意装车对位,正确使用声响信号!”他大声喊道,声音通过对讲机在空旷的矿坑内回荡。9号挖掘机的驾驶员听到指令后,熟练地操控着操纵杆,巨大的铲斗微微转动,调整到最佳角度。在他的指挥下,挖掘机的铲斗精准地将煤炭装入运输车,煤炭如黑色的“瀑布”般倾泻而下,一辆辆运输车满载着煤炭,缓缓驶离矿坑,沿着既定路线将煤炭运往各地。
图为张龙飞和作业司机检查平路机转向球头
然而,张龙飞的工作远不止指挥装车这么简单,他还要对各种设备进行细致检查。他来到平路机旁,俯下身子,室外气温零下23摄氏度,呵气成冰,他却毫不在意。他和司机小刘用手轻轻转动平路机的球头,眼睛紧紧盯着球头的连接处,仔细观察是否有松动或磨损的迹象,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他粗糙的手指在球头上缓缓摩挲,感受着每一处细微的变化,仿佛在与设备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对于他来说,设备的正常运行是能源保供的关键,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零件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生产进度。
随后,张龙飞又驱车前往备停区大车库,他弯着腰,沿着设备的机身缓缓前行,眼睛像扫描仪一样查看设备的外观是否有损坏,不时蹲下身子查看机油、液压油等是否有泄漏现象,用手轻轻擦拭各种仪表表面,他一边检查,一边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记录着相关数据和情况,任何一个细微的异常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图为张龙飞和技术人员检查装载机铲斗
不知不觉,已到中午12点,忙碌了一上午的张龙飞稍作休息,在餐车上简单吃一口午餐。“主任,下午工作怎么推进,咱俩边吃边研究下……”餐车上,张龙飞和生产调度室主任一手拿着饭盒,一手在移动餐车餐桌上画着作业场地的通行线路。
12点30分,张龙飞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下午的工作依旧忙碌而充实,他在矿坑与设备停放区之间来回奔波,处理着各种突发情况和日常事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渐渐西斜。17点,张龙飞和工友们完成了当天的工作任务。看着最后一辆运输车满载煤炭缓缓驶离后,他带着满满的成就感踏上了回家的路。
他们在晨曦中出发,暮色中归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坚守和汗水守护万家灯火,用行动诠释着能源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