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亚太能源监管论坛现场。 南网报记者 周志旺
“一杯咖啡、满电出发”,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深圳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实现实体化、市场化、常态化运营,用户响应电网调度进行调峰就能获得相应收益……11月16日,南方电网公司参与建设的多项数字能源建设成果在第六届亚太能源监管论坛亮相,受到各界关注。
这是南方电网公司深度融合“电力+算力”,助力深圳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刻把握全球能源转型大势,深入落实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要求,确立以数字电网为关键载体,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目前,南方区域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达59%,2022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52%,达到世界同等规模电网领先水平。公司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在南方区域率先落地,建成全国首个电力现货市场,绿电、绿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电力供需深度互动
打造多能协同互补、源网荷储互动、多网融合互联的新型电力系统
“在高速公路充电,原本做好了排队的准备,没想到刷几个小视频,车就充好电了。”在深圳市光明区外环高速长圳服务区全液冷充电站,极速的充电体验让车主王先生竖起大拇指。
这是由南方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深圳首个高速公路全液冷超充站,可为具有超充功能的电动汽车提供高达600千瓦的充电功率,充电效率是普通直流快充的5倍。
“充电5分钟,最高续航可达200公里以上,可大幅减少新能源车主因等待充电而停留在服务区的时间。”深圳供电局新兴产业部专责邱凯翔介绍,该超充站自今年8月投运以来,超过3万辆车到场充电。预计2024年,南方电网公司将在深圳地区改建或投建不少于10座液冷超充等新型示范场站,推动构建技术领先、多元覆盖的超充服务网络,助力深圳“超充之城”建设。
一直以来,深圳供电局积极融入和服务深圳全球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建设,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以数字电网“电力+算力”为依托,打造多能协同互补、源网荷储互动、多网融合互联的新型电力系统。目前,在深圳市政府指导下,深圳供电局已建成国内首个网地一体虚拟电厂管理平台,成立国内首个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资源管理规模超230万千瓦,可调节能力超40万千瓦;其中,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点超600座,调节能力超过15万千瓦,为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供需深度互动探索了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预计到2025年,深圳市可调节能力将超过100万千瓦。
“电力+算力”聚沙成塔,引领带动能源电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促进了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今年前三季度,南方五省区新增电源超八成为非化石能源,清洁电源供给格局基本形成。预计到2025年,南方电网可支撑新增1亿千瓦以上新能源的接入和消纳,服务南方五省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健全完善市场机制
电力现货交易年底将扩大至南方五省区
新能源具有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的特点,因此新型电力系统面临更频繁的供需波动。如何经济高效地平衡供需?对此,南方电网公司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推动加快构建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市场机制,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效率优化配置。
2022年7月,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试运行,成为全国首个进入试运行的区域市场。“通过价格信号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将实现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提高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促进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和新能源高效消纳。”南方电网公司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轮测试、优化,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已基本具备电力现货跨省区交易条件,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实现全域结算试运行,电力现货交易将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届时,通过交易平台,电厂和用户不仅能跨区跨省购电,还能货比三家。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还是国家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平台,探索开展了绿电和绿证交易。目前,南方区域绿电交易电量累计超过120亿千瓦时,在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广交会等大型活动中,绿电绿证消费已经逐渐成为“标配”。本届亚太能源监管论坛同样实现100%绿色电力覆盖。
在深圳,深圳市发改委授权深圳供电局成立深圳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建设运营深圳市“绿电历”平台,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参与绿电绿证交易,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政策咨询、绿电绿证消费评价、绿电绿证交易辅助、低碳能源服务等综合服务,助力深圳外向型企业应对国际绿色贸易规则。深圳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在撮合深圳能源集团和本届论坛筹备组进行绿证交易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趋势看,企业购买绿电绿证愈发积极。”深圳供电局市场及客户服务部副总经理黄媚说。
论坛上,与会专家就不同政策背景下,如何推进跨国跨区的电力市场、碳市场、绿证市场发展等展开讨论。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总经理钟声表示,当前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已通过电力市场得到体现,建议衔接碳市场和电力市场,进一步畅通价格信号传导,构建电价、碳价等关键信息的流转机制,促进电力市场与碳市场耦合发展,最终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技术装备标准“走出去”
促进能源绿色国际合作走深走实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也是未来全球能源电力发展的主要市场。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认真履行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中方执行单位职责,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促进清洁能源跨区域优化配置,共同努力将澜湄区域打造成为跨国电力合作交流最富成效的样板。
山海不远,结伴成行。南方电网公司坚持深耕澜湄、面向全球,积极参与亚太和全球清洁能源开发合作,推动技术、装备、标准走向国际市场,促进能源绿色国际合作走深走实。
在越南,南方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永新燃煤电厂自投运以来运行良好,有力地支持了越南经济社会发展,获得越南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国家优质工程奖”。此前,该项目还获得“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入选“2022年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名单。
在智利,南方电网公司参与筹建的该国首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正紧锣密鼓推进。建成后预计每年可输送清洁电能超124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940万吨,助力智利绿色发展。
南网国际公司外派高管、智利联营输电公司首席技术官甘运良说:“中国的高压直流输电标准已经成为国际标准的一部分。我们希望通过项目的建设,积极配合智利电力主管部门,帮助建立当地直流输电相关标准,推动双方深度合作、互利共赢。”
南网报记者 黄雅熙 通讯员 周薇 陈泽鑫 王梦真 王龙 曹昂 李江南 胡美施 刘军伟
● 专家声音
印度从电力供应短缺发展到自给自足,在电力传输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也打造了非常有活力的电力市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有了大幅提升,同时也建立了独立透明的监管体系。我们的愿景是在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这是我们在公用事业方面的目标,现在正在不断推进。
——印度中央电力监管委员会委员 阿隆·戈雅
日本正在制定一个全新的国家能源转型及输配电系统改革方案,希望能够通过深度改革能源的发电侧及输电侧体系,来保证市场的均衡,同时希望能够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占比,让发电厂承担一部分成本,帮助日本扩大整个输、配电网络的基础设施投资。
——日本经济产业省电力和市场监督委员会秘书长 新川达也
面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能源需求大、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高的亚太地区,能源电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比较突出,深入探讨通过加强能源监管深化区域合作,对于顺应能源革命要求,推动区域能源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 杨昆
数字电网将现代电力网络与新一代数字技术相结合,实现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深度融合,渗透到能源电力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数字电网的建设一方面是技术上的,需要攻克诸多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也是体制机制上的,要带动全社会向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电网是朝着新型电力系统目标迈进的有力举措。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李立浧
绿色发展能源国际合作,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沟通对话,强化规划对接,加快标准统一,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协调解决联合调度等问题,推动建立双边、多边电力交易市场。此外,能源结构转型和能源创新,各领域跨界融合,可能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和新的市场模式。
——南网能源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 林志文
● 现场特写
中外能源专家学者共商能源改革与市场建设
绿色低碳转型成热词
11月16日,第六届亚太能源监管论坛以“能源改革与市场建设”“能源监管与地方实践”为主题举行分论坛。与会中外嘉宾共同探讨当下国际能源改革与市场建设面临的能源改革路径、能源市场实践、电力市场建设等问题,分享能源监管好经验、好做法,全方位拓展能源监管、转型、规划、政策等方面的国际交流,推动构建高标准电力市场体系,不断提升能源监管效能,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能源监管是推动亚太各国能源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近年来,亚太各国能源监管成效显著,在维护本国能源安全、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提升行业技术经济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经过20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初步建成与能源发展和绿色转型相适应的能源监管体系,在助推国家能源规划政策落实、促进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副局长余保东表示,面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严峻挑战,需要世界各国能源电力行业携起手来,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深化合作、协同创新,共享机遇、共谋发展。
南方电网公司市场部总经理徐尤峰表示,南方电网公司积极探索以数字化绿色化“两化协同”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两型建设”的新实践,始终坚定不移守牢能源电力保供责任、优化升级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建设世界一流用电营商环境。
深圳供电局党委副书记刘文涛介绍,深圳供电局正积极研究探索全国统一市场体系下基于价值共享理论的本地市场交易机制,将与国内外同行深化合作,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城市电网范例,共同推动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面对未来能源改革与市场建设的挑战,与会中外嘉宾也分享了研究成果和经验思考。
南方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刘映尚表示,实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健康发展,还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制度标准,加强市场运营机构之间的衔接以及强化对电力市场的监管,并重视管理和技术支持系统创新。
法国电力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负责人傅楷德表示,可通过有效的监管机制,降低清洁电源投资中资本成本的风险溢价水平,保障能源转型过程中的新能源发展和电力供应。(姚寒冰 杨晶晶 王昊宇)
● 典型经验
“数字化+绿色化”提升用户体验
作为“获得电力”标杆城市,深圳在能源电力供应保障及服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有着典型实践。今年,深圳供电局获深圳市发改委批复成立深圳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建设运营深圳市“绿电历”平台,为发电企业、用电客户提供绿电公共及增值服务。本次论坛正是深圳首个实现全绿电举办的国际论坛,充分体现了“能源市场建设与绿色转型”的论坛主题。
“我们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高质量打造一流用电营商环境。”深圳供电局市场及客户服务部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局以“‘六免’办电,绿动鹏城”为主题,推出用电营商环境20条改革举措,线上业务比例已达99.7%。
“不动产与用电联动过户是高频业务,今年我们联合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深化政企信息共享,用户在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时一并申请用电过户,免证件、免跑动。”深圳供电局市场及客户服务部营业管理经理罗宏珊表示。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南山,智慧供电营业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机互动,全面满足用户“零证办电”“刷脸取票”“智慧查缴费”等多样化需求。
深圳供电局还联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升级了“开办企业一窗通”平台功能,企业开办时同步实现水电气一窗受理。同时,深圳供电局升级政企用电用能共享服务数字平台,全面推行项目用电主动超前服务“免申即享”,实现“早规划、早建设、早施工、早接电”。今年以来为逾200个重大项目制定专属用电接入方案,累计送电总容量171万千伏安,同比增长18.1%,为“20+8”产业集群在深布局落地跑出加速度。
深圳供电局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对标对表国际国内最佳实践,创新办电便利服务,继续在打造世界一流用电营商环境上深耕细作,全力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能源电力需要。
(姚寒冰 杨晶晶 王昊宇)
翻译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