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点亮绿色丝路 搭建友谊之桥——华能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解决了当地260多万人用电需求

2023-10-20

沐浴着中南半岛的风雨,感受着古老灿烂的高棉文明。光阴的刻度与现代的工业,在柬埔寨这个文明古国的历史与现实中交相辉映。从基础设施“硬联通”到两国人民“心相通”,10年间,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能”)在柬埔寨投资建设并运营着当地最大的水电站,致力于推动两国文明交流互鉴。涌动的桑河水焕发新的生机,引领着光明之路、繁荣之路。雄踞于柬埔寨上丁省西山区境内桑河干流上的华能桑河二级水电站已经运行了近5年的时间,这座绿色、低碳、生态环保型电站,给当地带来了光明,带来了发展,曾被当地媒体称为“柬埔寨能源独立的象征”。

从2018年12月投产至今年9月底,桑河二级水电站已累计发电量超96亿千瓦时,大幅度降低了当地用电成本,有力保障了柬埔寨电力能源的持续供应,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时任柬埔寨王国首相洪森出席桑河二级水电站竣工投产仪式时表示:“桑河二级水电站的竣工投产,解决了柬埔寨发展中的很多问题,进一步推动了柬埔寨工业、农业、制造业、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为柬埔寨能源安全、降低电价、减少贫困作出重要贡献。”

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中国和柬埔寨最大的水电合作项目,华能桑河二级水电站共安装8台中国制造的5万千瓦灯泡贯流式机组,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投产时占柬埔寨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近20%,是“一带一路”建设和柬埔寨能源建设重点项目,水电站大坝全长6500米,被称为“亚洲水电第一长坝”,年发电量可达19.7亿千瓦时。

近年来,中国华能秉持“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保护一片环境,担起一份责任,造福一方百姓,共建一方和谐”的理念,将履行中央企业职责使命写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

投产以来,桑河二级水电站每年为柬埔寨提供近20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极大地缓解了柬埔寨电力供应不足的现状,解决了260多万柬埔寨人一年的用电需求,并使当地用电成本大幅降低。同时,中国华能始终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积极打造环保示范工程,维护好当地生态环境。虽然项目BOT协议和当地政府均未提出相关要求,中国华能仍主动投入约150万美元,在电站右岸增设仿生鱼道,尽量减少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满足洄游鱼类通道需求,维持该区域生物多样性。

“共商、共建、共享、共赢”,这是中国华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发项目中一直坚持的准则。在桑河二级水电站建设中,中国华能充分尊重移民生活习俗,设立3个移民点,提供3种移民方式,修建学校、医院、警察局、寺庙、公路、排水系统、电网、水井等基础设施,让移民居有其屋,耕有其田,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在电站移民村,中国华能帮扶当地村民脱贫,实现了“输血”“造血”相结合。桑河二级水电站积极联系当地政府,发掘移民村现有的渔业、养殖、种植的自然条件优势,发挥产业帮扶优势,协同村民建立专门鱼类收储点,开展畜牧养殖和农业种植,组织职工食堂定点批量标价采购,稳定了移民收入,使其生活得到积极改善。

而通过中柬员工签订师徒协议,日常“传帮带”和集中开展技术培训等措施,中国华能已累计为当地培养了200余名技术、技能及管理人才,并将设计安装、运维检修等技术标准翻译成柬文、英文推广应用。

在深化“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领域,中国华能董事长温枢刚表示:“中国华能坚持以绿色低碳、战略新兴、技术创新为方向,服务所在国能源发展和转型需求,提供安全、清洁、高效、智能的能源电力解决方案,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发展。”

柬埔寨上丁省省长檖松安视察桑河二级水电站时曾评价道,桑河二级水电站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本省工业、居民用电情况,而且为本地居民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为柬埔寨培养了一批工程建设和水电技术专业人才。“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到上丁省投资,‘一带一路’建设为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檖松安说。

促进不同文化互融互通

出发,是为了更好地了解。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直接推动了中国同周边国家及沿线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联动发展,还超越了社会制度差异,超越了意识形态分歧,助推和引领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民相亲、心相通是中柬友好合作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增强民心相通要搭建好文化交流合作的桥梁,向两国民众讲好中柬友好故事,聚合文化共识,播撒友谊的种子。”在2月召开的第二届中柬文化交流论坛上,中国华能总经理邓建玲说。

2021年12月16日,在首届中柬文化交流论坛上,中国华能携手北京外国语大学、柬埔寨皇家科学院等两国知名高校、企业、智库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中柬文化交流联盟,形成了以文化交流为载体、跨文化融合传播为目标的民间双边合作机制,通过举办论坛、研讨会、互访参观等系列活动,促进两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

近年来,中国华能积极组织在柬埔寨各行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中央企业,共同制作《我和我的“铁杆”朋友》中国企业形象宣传影片,通过“小而美”“接地气”“有温度”的故事,广泛传播了可信赖、可感知、有温度的中国企业形象。

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制作并发布的系列微纪录片《我在吴哥修文物》,以纪实手法展现了中国文物保护专家、考古工作者、技术人员在吴哥古迹保护中作出的贡献及成果,为观众带来崭新视角下中柬世代友好的“铁杆友谊”。

举办首届中柬“Z世代”青年Vlog短视频大赛,以“第一视角”传播方式,充分展现了两国青年的活力与风貌,搭建两国青年交流平台。

积极在柬打造“开放日”品牌,使之成为当地社会和周边居民了解中国华能在柬项目的“窗口”,并形成一定知名度。自2020年以来,桑河二级水电站已连续举办4届开放日活动,树立中柬能源合作长久共赢“新样板”,搭建中柬两国民心相通桥梁的故事。

此外,中国华能已连续3年发布《中国华能在柬埔寨可持续发展报告(ESG)》,系统展示了桑河二级水电站生产运营过程中在经济、环保和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所

取得的成就,全面呈现了中国华能践行“一带一路”建设责任和使命的相关活动、项目及成果,与社会各界共同见证国际一流水电站的建设之路。

相向而行,心连心,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华能人在柬埔寨扎根耕耘了10年,与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相比,不过沧海一粟;但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来说,10年又很长,足以让他们的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古与今,中与外,无数时空节点的交融与碰撞,描绘出“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幸福画卷。中柬建交65周年,中柬“钻石六边”合作开启了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中国华能在柬的发展步伐,也将沿着奔涌的桑河绵延向前,积极搭建中柬友谊之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https://www.cpnn.com.cn/epaper/index.html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