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华电新声】第五辑: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能源力量

2023-03-09

  3月7日,中国电力报刊发文章《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能源力量--能源电力行业热议政府工作报告》,报道了全国能源电力系统干部职工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引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等的发言;中国电力报“两会访谈”栏目刊发《立足新疆能源资源优势,持续实施“疆电外送”工程》,专题采访全国人大代表、新疆华电高昌热电有限公司化验室班长偌尔布亚·斯依提,受到全网关注。


  原文分享如下:


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能源力量--能源电力行业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并对今年政府工作提出建议。在总结工作中,报告充分肯定了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这其中包括能源行业取得的成绩和作出的贡献。


  “十分振奋,备受鼓舞!”全国能源电力系统干部职工点赞伟大祖国,纷纷表示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做好各项工作,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能源力量。


  是使命,向着绿色低碳奋力前行


  政府工作报告中,“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被列入过去五年我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作成绩单。“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由6.5亿千瓦增至12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由20.8%上升到25%以上”引人瞩目。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颇有感触,“过去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煤炭兜底、油气核心需求自保、电力稳定供应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既保障了全国14亿多人口的安全用能问题,又有序推进了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特别是过去一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接连实现3个新的突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2亿千瓦、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年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风电光伏发电年新增装机超1亿千瓦以上成为新常态,这也标志着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进入大规模高质量跃升发展的新阶段。”李创军说。


  谈及企业今年的绿色发展目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信心满满。“2023年计划投资1500亿元,投资计划中新能源基建投资占比7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投资信心。”江毅说,到2025年,中国华电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力争达到50%以上,打造若干个1000万千瓦级大型绿色能源基地,“把水风光电作为‘十四五’增量发展的重点,跑出绿色低碳发展‘加速度’。”


  “作为一名奋战在基建一线的新能源人,对能参与到‘双碳’行动中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建设过程辛苦而难忘,但在听到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规模跨越式增长的时候,过往的艰辛都得到了安慰和释怀。”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江苏分公司第五党支部书记、海上风电工程部副经理裴泽伟说道。他是我国最早从事海上风电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之一,对于新能源产业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将学习成效转化至实际行动中,以‘钉钉子’精神积极投身更多新能源项目建设中!”


  是责任,为了科技强国挥洒激情


  新时代新征程,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驱动作用,把科技创新从“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富民强国提供强大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了我国过去五年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方面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政策、重大举措,并以此推动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技术与装备创新处副处长冯波对过去五年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倍感振奋。“有力有效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2023年能源工作任务,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以高水平能源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冯波表示,要加快推进健全能源重大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强化能源行业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施一批能源重大科技项目,并发挥职能优势推动成果应用。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成绩指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核电技术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这是对核电行业全体工作者的充分肯定和鼓励。”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建设与运行处处长李晓萌表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核电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核电行业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按照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方针,推动核电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发挥更大作用。


  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公用工程事业部水处理装置操作工张翠花激情满怀。“报告指出,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作为新时代煤化工产业工人,面对不断创新的技术工艺,我会用实际行动践行产业报国的初心和使命,探索基础性研究,持续做好‘保护母亲河’行动,以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详细具体,求真务实,催人奋进。”华北电力大学学科建设处处长李惊涛表示,未来,华北电力大学学科建设工作将持续立足能源电力特色,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优化学科专业体系,把深度服务“双碳”确立为未来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战略抓手,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和战略新兴学科发展,构建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氢能、智慧能源、碳储、碳市场等本硕博一体化学科链条,推动新型能源电力学科体系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是担当,坚持以民为重无怨无悔


  第七届“央企楷模”、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大岗山运维三值值长徐博海,因为在2022年四川泸定地震中的顽强坚守,感动了亿万中国人。“我关注到国家提出要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发展,提高地震等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这让我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前行的目标。新的征程上,我们要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立足本职岗位、干好发电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好万家灯火。”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能源行业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示了国家对能源发展的高度重视。”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榆横发电厂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熊伟激动地表示,近年来,榆横发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考察时提出的“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的要求,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在超低排放改造、转型发展等方面都走在了前列。2023年,榆横发电将抢抓新发展机遇,积极探索综合能源拓展,全面保证供热质量,为“双碳”目标落地、为陕西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华电力量。


  “全国两会报告内容全面务实,抓住了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总结成绩鼓舞人心,发展目标催人奋进,对工作部署高瞻远瞩,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扎根在变电运维工作一线十余年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七班班长杜伟伟表示,作为一名基层电力职工,将始终以“人民电业为人民”为宗旨,以百姓用好电为出发点,要把全国两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努力为电网发展贡献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有温度、有力度、有强度,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勇于担当,实干为要,切实履行对老百姓庄严承诺’的主旨,我听后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倍增信心。”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蒙东分公司国泰风电场检修员陈海山——现任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五家子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颇有心得:“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要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将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带动和经济发展,总要求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新的一年,我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不断延伸农村地区产业链、价值链,形成能带动农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


  在绿色能源前沿,在科技攻关一线,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在电力保障领域……到处都有能源电力人实干担当的身影。真诚奉献、不计回报,能源电力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立足新疆能源资源优势,持续实施“疆电外送”工程--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新疆华电高昌热电有限公司化验室班长偌尔布亚·斯依提


  作为中央确定建设的“三基地一通道”,新疆在全国能源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全国两会开幕会后,全国人大代表,新疆华电高昌热电有限公司化验室班长偌尔布亚·斯依提接受了中能传媒记者采访,她建议持续实施“疆电外送”工程,促进新疆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推动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中能传媒:我国能源资源与电力需求呈现逆向分布形势。作为资源大省,新疆在“西电东送”工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偌尔布亚·斯依提: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加大清洁能源发展力度,稳步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新疆拥有丰富的煤炭、太阳能、风能资源,沙漠、戈壁、荒漠分布广泛,累计探明煤炭资源量4500亿吨,居全国第二位;风能资源总储量8.9亿千瓦,位居全国第二;太阳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技术可开发量的40%,位居全国第一,具备开发建设煤电和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条件,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受能源资源禀赋影响,我国能源生产消费呈现出明显的逆向分布特征,中东部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比重超70%,生产量占比不足30%;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富集,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西电东送”已成为保障中东部电力供需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面对我国中东部受能源资源、土地资源禀赋制约,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无法完全满足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急需加大从区域外输入清洁电力这一现状,如何进一步释放新疆能源资源开发潜力,把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现实值得关注。


  中能传媒:“疆电外送”工程建设情况如何?


  偌尔布亚·斯依提:近年来,新疆大力推进“疆电外送”,为优化全国能源资源配置、保障中东部地区用电需求、推动新疆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筹推动下,“疆电外送”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已建成投产,第三通道已开工建设。目前,自治区正在规划推进“疆电外送”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开发建设。


  中能传媒:对于“疆电外送”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及配套能源基地开发建设,您有哪些期待?


  偌尔布亚·斯依提:作为一名电力职工,我深切体会“疆电外送”通道建设为新疆电力企业带来的发展信心,迫切希望国家能加快推进“疆电外送”通道及配套能源基地项目建设,促进新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满足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我工作的华电新疆公司为例,中国华电始终高度重视在疆发展,把新疆作为最重要的发展区域,致力于打造华电新疆战略性清洁能源基地,明确将企业定位为与自治区发展战略高度契合的支柱型企业,深入开展“绿能行动”,研究制定华电在疆“2+2+N”发展战略举措,编制《产业兴疆行动方案》,持续加大煤炭、火电、水电、风光电、抽水蓄能等项目开发力度,举全集团之力助力新疆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全力服务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中国华电通过火电机组“三改联动”推动电力产业多能互补发展,6个共计565万千瓦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项目列入国家沙戈荒大型风光电基地项目清单,并牵头建设“疆电入渝”三通道新疆侧配套火电和相关新能源项目。我所在的吐鲁番地区也开发建设了高昌热电、小草湖风电、火洲光伏、鄯善抽水蓄能等一批能源产业项目,并规划建设煤矿项目,实现“风光水火储煤”一体化协同发展。


  中国华电将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和在疆发展优势,积极配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开展“疆电外送”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及配套能源基地项目开发研究论证工作,更好地服务新疆能源电力产业发展。


  我建议,立足新疆能源资源优势,持续实施“疆电外送”工程,有效促进新疆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推动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电力需求逆向分布形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