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以下简称“广东奥体中心”)盛大举行。南方电网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圆满完成开幕式特级保供电任务。
开幕式运用AIGC、AR、全息投影等技术,实现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跨界融合;在8万人体育场营造影院级音效,灯光设计结合激光、威亚等技术,构建动态光影效果。南方电网全力保障这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视听盛宴,有力保障开幕式场馆24万米电力线路、3万个灯头“零停电、零闪动”。
南方电网公司运用多项硬核科技手段保电:
首创“市电+储能”双主供模式保障开幕式舞台可靠供电,这一创新在国内外大型活动保电领域尚属首创。较传统柴油发电模式,此创新不仅电压支撑和抗干扰能力更强,还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百吨。
自主研发成立全国首个基于氢动力系统的具身智能电力巡检机器人班组,构建覆盖多场景、全方位的智能巡检矩阵;全国首台基于固态储氢技术的氢能应急电源车投入使用,为赛事关键负荷提供稳定、清洁的电力支持。
依托“电鸿+量子通信”技术打造智慧保电系统,实现全场馆负荷、设备、人员全透明监控。
同时,南方电网公司积极打造首届“碳中和”全运会,采取100%绿电办赛,预计十五运会绿电使用量将超过1.88亿千瓦时,覆盖广东所有比赛场馆的所有比赛,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16万吨、种植约888万棵树木。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电力应急联动机制,南方电网公司与香港中联办、机电工程署、澳门能源厅以及香港中电、港灯、澳门电力建立十五运会保供电常态联络机制,定期会商共享信息,开展联合应急演练,选派技术专家跨境开展赛事场馆保供电经验交流。现已准备粤澳两地车牌电力应急抢修特种车16辆、保供电技术专家44人,随时做好跨境支援港澳准备。
本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涉及广东17个城市124个场馆、香港10个场馆、澳门7个场馆,保供电点多、面广、难度大。后续,南方电网将全力以赴,持续推动保供电各项任务有效落实,为把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办成一届“彰显制度优势、展示湾区特色、体现岭南风格”的精彩体育盛会贡献南网力量。
绿色能量点亮火炬
也点亮赛场每一度电
引天之光,燃海之火,全运圣火,从浩瀚深海到岭南大地,粤港澳三地火炬手共同点燃十五运会主火炬!
来自分布式光伏产生的绿电,通过南方电网为此次绿色办赛专门设计的“源网荷储”小型智能微电网,在储能装置中精准调节,实现100%绿电驱动点燃开幕式火炬。这也创造了首次采用绿电点燃体育圣火的历史。那源自可燃冰的深海之火与天上之光在岭南交汇相融,共同铸就了十五运的“全绿”之炬。预计整个赛事期间,奥体中心用电量达15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碳排放1.42万吨。
来自青海、云南、广东的光伏与云南、广西山水间的绿电在广州的天海之间汇聚成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共同实现十五运会广州赛区场馆100%绿电供应。
不止火炬,十五运会场馆内的每一度电、每一块屏幕的电能都承载着大自然的绿色能量。
为实现赛事场馆“全绿电”运行的更高目标,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系统整合了建筑光伏、绿电绿证交易等多种路径。源自云南、广西的澎湃水电,通过超高压电网跨越山河,与广州本地的光伏电力汇聚融合,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稳定可靠的“绿色动能”。一条串联起青海、云南、广东等多省的光能绿色电力通道就此构筑,以绿电绿证为桥梁,实现了跨区域的协同保障。
据初步测算,整个十五运期间,仅广州赛区场馆将消纳绿电约8565万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7.7万吨。 “‘风光’赴约,一度一证。”据赛事各场馆总用电量,广东电网能源投资公司一次性采购18.8万张绿证,每张绿证均具备唯一溯源编码,确保绿电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透明可查。
开幕式当天,南方电网公司共有37500人在岗值班值守,有效管控风险,全面加强重点输变电设备设施特巡特维,确保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在广东奥体中心,485名技术人员采用“固定值守”与“动态巡检”方式,对117个关键区域开展值守巡查,分“三个圈层”针对性配置2516人的机动应急队伍,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及时响应异常事件,为开幕式的精彩呈现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为了高标准确保供电安全可靠,南方电网公司提早补强完善电网网架,共完成136项保供电配套工程建设,开展6轮次全链条“地毯式”隐患排查,提前实现隐患“清零”,确保电力设施以最佳状态进入“全运时间”。南方电网公司坚持“全网一盘棋”,从桂琼黔滇四省调配538名技术骨干跨省支援,充分运用“一馆一团队”“周报+日报”等机制,高品质做好场馆电力保障服务。(高亮 王颖 黄晓璐 缪世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