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国家电网发展成效㉓【中央电视台】海陆一体化电网奔涌绿色动能

2025-10-23

  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奋进的中国·我们的‘十四五’”专题报道《辽宁:风光引路绿为基 火核储能共擎旗》,展现“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立足辽宁资源禀赋,加快海陆一体化电网规划建设,助力打造风光火核储多能互补的能源新格局,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渤海湾畔海风劲吹,一座座白色风机巍然矗立,海上风电走廊初具规模;光伏板如蓝色海洋般铺展,将阳光转化为不竭的绿色动能;红沿河核电站安全运行,徐大堡核电项目稳步推进……如今,一幅风光火核储多能互补的能源发展新图景正在辽沈大地徐徐铺展。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立足辽宁“沿海富风、辽西宜光、内陆适核”的资源禀赋,以电网升级为纽带,串联起海上风电、陆上光伏、核电及火电项目,让分散的绿色动能精准对接生产生活需求,为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提供“电力引擎”。


  为推动风光资源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国网辽宁电力在项目配套与技术突破上持续发力,针对海上电能“上岸难”问题,提前布局营口、大连海上风电配套集电线路,建成东北地区海上风电并网示范项目,辽宁海上风电累计发电量突破50亿千瓦时。在辽西光伏开发中,该公司结合沙荒地区光伏基地分散的特点,实施10千伏配网改造升级工程,让县域光伏电能实现“稳接入、高效送”,惠及当地12个县域的乡村振兴项目,服务绿色产业发展。


  核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是辽宁能源结构优化的关键一环。国网辽宁电力全程参与红沿河核电站1~4号机组的并网运维工作,通过精细化管理与技术保障,确保机组年发电量稳定在400亿千瓦时左右,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煤消耗约12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排放超3000万吨;结合徐大堡核电项目建设进度,同步推进配套电网规划与建设,提前预留200万千瓦并网容量,为项目投运后进一步提升辽宁清洁能源供电占比、强化区域电力保障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除日常能源供应,国网辽宁电力依托海陆一体化电网架构,建立“风光火核”协同调度机制,在冬季用电高峰时,以核电、火电为基础保障,风电、光伏作为补充,确保居民取暖与工业生产可靠用电;面对极端天气,通过电网互联互备机制,快速转移受损区域负荷,有效强化风险应对能力,守护区域电网安全。


  截至8月底,辽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4.5%;新能源利用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在高效消纳本地清洁能源的同时,国网辽宁电力通过东北电网互联枢纽,将绿色电能输送至黑龙江、吉林等地,为助力东北全面振兴提供电力支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