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碧波轻漾,人潮涌动。10月15日,西藏最大内需水电站—华电DG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在桑日县大桥河滩如期举行。活动以“养护水生生物,建设美丽西藏”为主题,放流鱼苗约7万尾。这是该电站连续第九年开展此项生态行动,累计向雅鲁藏布江投放鱼苗总量超63万尾。
此次活动放流的鱼苗,涵盖异齿裂腹鱼、拉萨裂腹鱼、巨须裂腹鱼、双须叶须鱼和尖裸鲤五种雅鲁藏布江特有珍稀鱼种。规格统一为8至10厘米,属子一代优质苗种。放流采用袋装投放方式,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有效保障鱼苗存活率。
多年来,华电西藏公司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在推动电站建设过程中,建成世界海拔最高的鱼类增殖放流站,持续攻关高原特有鱼类人工繁育技术,已成功实现五种珍稀鱼类的规模化繁殖。目前,鱼类增殖放流工作已从“补偿性保护”迈向“系统性修复”,构建起“科研—繁育—放流—监测”一体化的生态保护机制。
此外,电站建设过程中,同步建成世界海拔最高、落差最大的装配式生态鱼道,并在国内率先应用“鱼脸识别”技术,实现对过鱼种类的高精度智能识别,准确率达95.7%。鱼道累计过鱼总量超3.6万尾,有效促进了雅鲁藏布江鱼类种群交流与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