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在山东泰安召开。大会以“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共创能源绿色转型新格局”为主题,旨在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汇聚行业智慧,共谋储能产业创新发展路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于崇德出席大会并致辞。
于崇德指出,在“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下,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储能兼具电源和负荷双重属性,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着稳定器作用。“十四五”以来,储能行业特别是新型储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间增长近30倍,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于崇德强调,围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高度重视五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储能发展规划,准确把握作用定位,结合新能源消纳实际,建立与系统协调运行的储能有效容量,提升储能电站利用水平;二是加强市场建设与政策机制衔接,推动“新能源+储能”一体化参与市场交易,体现新型储能特有的灵活性资源价值;制定储能应急调用补偿办法,建立容量补偿机制,提升储能电站经济运行水平;三是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创新,鼓励新型储能装备及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开发应用,加快构网型储能技术开发应用,以应对电力系统多元化调节需求;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储能调控、虚拟电厂等资源配置利用效率;四是重视新型储能安全,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储能装置安全运行水平;五是加快新型储能标准制修订,建立健全储能产业链标准体系,加强新型储能标准与电力系统相关标准的有效衔接,为储能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中电联副秘书长、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会长刘永东在会上发布《2025年电化学储能发展利用情况及趋势》白皮书。
本次大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力行业委员会、山东科技大学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山东、河南、山西、河北等12个省份40余个地市的1000余名行业相关人员参会。会议同期举办了展览会,集中展示绿色熔盐储能、油气藏压缩空气储能、氢内燃机、波浪能发电、园区柔性微电网、充储检一体机器人等新型储能技术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