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南宁举办

2025-09-18

  9月16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华电广西能源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力行业委员会承办的2025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南宁举办。

 

  本届论坛以“绿能驱动 数智创新”为主题,深入探讨绿色能源转型与数字化技术融合发展前沿趋势与实践路径,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了全新动能。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钱学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毅,老挝工业与贸易部副部长占塔布恩•苏卡隆,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万国成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委员冮宇峰出席论坛。

 

  杨昆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能源电力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重点与亮点,合作成果丰硕。到2050年,东盟地区能源需求将增加3至4倍,双方合作前景广阔。他对未来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电力合作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加强能源电力投资,共同推动区域能源低碳转型发展;二是加强电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三是加强电力技术创新交流合作,为电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电力产能合作提供技术保障;四是加强电力人才培养,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钱学明表示,广西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门户,始终积极推动与东盟各国共建绿色能源项目,深化水电、风电、光伏等多领域协作。在当前全球能源体系向“绿色、智能、融合”方向转型和变革的大背景下,广西将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机制带来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整合资源与技术优势,全面深化绿色能源合作,与东盟国家构建智慧协同、高效互通的区域能源新体系。

 

  江毅表示,中国华电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正在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多年来,中国华电将东盟地区作为国际业务布局的重点区域,深耕东盟市场20余年,已成为中国企业在东盟地区最大的发电运营商,在东盟电力投资规模约70亿美元,总装机476万千瓦,为东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未来,中国华电将持续深化与东盟企业合作,进一步加大在东盟区域可再生能源投资力度,更好推动电力高端装备、工程技术服务、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共赢,助力东盟区域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占塔布恩·苏卡隆指出,老挝与中国的能源互联互通项目不仅对两国间的合作意义重大,更对整个东盟地区走向绿色未来影响深远。老挝拥有丰富的河流、风力、光伏资源,清洁能源潜力超过6000万千瓦。老挝政府正推动将这一优势转化为区域资产,打造区域“电源”,而与中国的互联互通正是激活该“电源”、惠及整个东盟区域的关键。

 

  万国成表示,南方电网公司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为己任,强化与东盟国家联网互通。当前,东盟已成为全球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广西不断充实电力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已超过40%,双方用电高峰的时空互补性愈发凸显。电力合作聚合加速,既需要以技术创新打破合作壁垒,也需要以人才培养夯实合作根基。广西电网将继续发挥广西的区位优势和电网的枢纽作用,深化与东盟各国在新能源开发、电网智能化、能源标准互认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区域能源共同体。


  在主旨发言和专题演讲环节中,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通讯院士、东盟工程与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朱继忠,柬埔寨王国副国务秘书索密•速莫妮,国家能源局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特约顾问谢小平,越南国家电力公司技术安全部主任谢俊英,华电广西能源有限公司东盟总部事务协调办公室主任郭刚等嘉宾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论坛还发布了“大瓦特—老挝小语种能源行业大模型”和“大瓦特—天璇阿度气象新能源大模型”两项能源AI大模型,举行了中国—东盟能源学院理事会成立暨2025级留学生开学仪式。参会代表共同见证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电力数智创新和人才交流方面的合作成果。


  本次论坛吸引了中国和东盟国家有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科研机构和电力企业共400余位代表出席。论坛同期还召开了中国-东盟水力发电可靠性管理技术交流研讨会和中国-东盟电力产教融合研讨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