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光伏治沙 大漠焕新——记华电甘肃公司腾格里沙漠光伏基地发展之路

2025-09-12

在甘肃武威八步沙林场往北50多千米的九墩滩,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以下简称“华电甘肃公司”)牵头开发的甘肃腾格里沙漠河西新能源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卫星地图上清晰地显示着沙漠东南边缘正在被逐渐收拢,渐浓的绿意昭示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成效初步显现。

近年来,华电甘肃公司始终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发电行业特色、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场景应用和当地自然生态禀赋,积极实践光伏治沙绿色生态产业新路径,让“离天三尺三”的腾格里沙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将曾经的生态劣势转化为当下的发展动能,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联合创新攻关 技术示范赋能

华电甘肃公司发展思路从“十三五”坚持“以发展优质风光电资源为支撑”过渡到“十四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思维上提级换挡。坚持因地制宜,统筹生态修复与项目开发。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光伏场站保护与沙化土地治理的关系及功能差异,以及当地气候特征、主导风向、风沙流动特性等因素,通过“精准定位、分区施治”措施,实现治沙面积2万余亩,累计节约用草1500余吨。

根据地形起伏特征,进行场平及组件布局优化,实现“整体缓坡度、局部微地形”的目标,最大限度减少对原地貌扰动和对已有植物的破坏,优化后节约用地6330亩。华电甘肃公司在实践中牵头研究总结形成了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防沙治沙与生态修复指导意见》,为系统内同类区域光伏治沙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

此外,华电甘肃公司依托新能源大基地场景应用,与清华大学、新能源产业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以及科技成果示范应用,承担工信部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1项,中国华电重点科技项目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风沙输移规律及致灾机理防控模式研究”“防沙治沙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示范”“防沙治沙与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制定”3个子课题研究。积极参与国家2030智能电网重大专项“西部地区千万千瓦级大型新能源与储能一体化基地送出与稳定运行示范工程”项目课题应用示范。

“三生”融合筑模 品牌赋能增效

华电甘肃公司项目所在地由于干旱、过度放牧、沙地化严重等原因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养分低,农作物难以生长,人口流失严重。通过光伏治沙项目实施,使蒸发量减少20%~30%,降低了地表的风速,地下水位回升1.2米,从而保护了植被,有效保护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储量,进而改善周边生态情况。植被恢复带来的昆虫数量增加,吸引了红隼、沙百灵等7种鸟类在此筑巢,已记录到植物种类32种、动物18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华电甘肃公司还通过项目建设利民兴业,带动周边村庄800余名农牧民转型为“绿色技工”,人均年收入增长1.7万元,周围村庄实现增收1300余万元。如今,“治沙也致富”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为民生发展提供持续动能。此外,华电甘肃公司以“循环互促”为纽带,提炼形成“生产+生态+民生”的“三生”融合模式,为品牌化赋能提供了全新思路和抓手。“三生”融合既是品牌也是路径,形成“绿能增收—环境改善—民生提质”的正向循环。通过九墩滩项目案例,用理论构建、实践验证、模式提炼的逻辑,实证分析品牌定位、传播与体验设计对治沙效能的影响,构建标准化指标体系。《“三生”融合品牌赋能光伏治沙的创新实践》荣获2025年电力行业ESG一等典型案例。站在承前启后的历史性节点,华电甘肃公司将牢牢把握大基地开发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持续扩大光伏治沙成效,助力腾格里沙漠生态修复,续写创新奋进、奋勇争先的发展新篇章。

原文链接:

中国电力报8月13日要闻第三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