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巴林左旗供电公司:“前置协调”新机制提速临潢66千伏输变电项目前期流程

2025-07-10

为破解电网项目前期审批周期长、协调难的瓶颈,高效推进已申请列入“十五五”规划的临潢66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国网巴林左旗供电公司前瞻谋划、主动作为,创新性建立政企联动“前置协调”管理模式,为该项目前期工作清障提速。

巴林左旗临潢66千伏输变电工程是保障林东镇南部城区可靠供电、支撑上京工业集聚园区(服务库博红烨冶炼、新城热力余热发电等重点用户)新增负荷接入的关键项目,对优化区域电网结构意义重大。传统项目前期模式需待可研完成、路径确定后,再逐部门对接协调,环节多、周期长,影响项目落地时效。

针对这一难点,国网巴林左旗供电公司创新推动建立“前置协调”工作机制。一是政企联动高位构建机制,该公司主要负责人积极向旗政府汇报沟通,阐述项目紧迫性与传统流程弊端,成功促成旗政府层面认可并支持该创新模式,将其作为优化重要项目前期服务的举措。二是风险预判与问题识别前移,在可研设计招标启动前、路径未定的关键节点,即由政府统筹,组织发改、自然资源、林草等核心审批部门提前介入,聚焦纳规、用地、林草等潜在制约因素,凝聚共识、明确支持方向。三是源头融入资源节约理念,提出利用已完成转建手续的原66千伏地区变电站旧址作为潜在站址,讨论国有资产出让流程,从规划源头贯彻节约集约用地。四是建立高效服务保障通道,推动取得各审批部门在可研阶段主动服务、后续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并压缩时限、重大难题旗政府层面直报协调解决的制度化承诺。

此项“前置协调”机制的探索实践,将显著优化该电网项目前期工作流程。一是变“企业串联跑”为“政企协同推”,由政府搭建平台,相关委办局提前参与,形成合力。二是变“事后补手续”为“事前谋共识”,将风险识别与解决窗口前移,力求降低后期反复。三是变“被动审批”为“主动保障”,明确政府部门服务承诺,优化政企协作定位。该模式的实践应用,为临潢66千伏输变电工程及未来左旗地区重大电网项目压缩前期周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是左旗公司提升管理效能、加快电网建设、服务地方发展的创新务实之举。(作者:李志明 责任编辑:杨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国网巴林左旗供电公司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