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网能源院:搭建成长平台提升青年素养

2022-09-26

今年以来,南网能源院扎实开展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结合队伍青年员工比例高、学历高的特点,通过强化思想淬炼、强化实干历练,搭建成长平台,助力青年加快成长成才。目前,该院35周岁以下青年职称提升通过率超90%,人均持证提升至1.5个,加入重点关注的国际行业组织32人次,国家级、行业级论坛发表主旨演讲10人次,为高端智库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强化青年思想引领

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南网能源院共有35周岁以下青年员工90人,占职工总数54%,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94%,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比61%,党员占比70%,呈现‘学历高、素质强、专业精’的特点,是从事政策研究咨询工作的主力军。”该院党委负责人表示,强化思想引领,将青年凝聚在党的理想信念旗帜之下,在新时代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是该院青年工作的首要任务。

作为智库机构,南网能源院要更好发挥决策支撑、咨政建言作用,要做到思想性和政治性、学术性和政策性的有机统一。为此,该院坚持以课题研究带动理论学习,成立理论学习临时小组,实现研究领域到哪里,理论学习就跟进到哪里。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当从焦裕禄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创业精神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将个人努力融入公司的发展中……”在南网能源院青马课堂现场,青年讲师黄国日带领大家与先辈思想“连线”,汲取精神力量。该院“青年讲师团”累计开讲30余次,以此为载体强化青年思想引领。

“要建立以学员为中心的互动式学习模式。”该院团支部书记介绍,以“互动式学习”为主线,青年讲师团聚力打造“我和我的红色乡史”“青年读史分享”等学习品牌,用红色教育补足青年精神之钙。

强化实干历练

激励青年建功立业

中电联2021年度电力创新奖一等奖、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一等奖……南网能源院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核算与应用研究团队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而他们平均年龄仅30岁。此外,该院青年研究员杨丽牵头成功申报国务院国资委2021年度“揭榜挂帅”十大重大课题,她说:“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我就作为主要成员加入到这样的重量级项目中,独立负责效率与生产率分析、研发投入对标等研究,我的工作能力、综合素质有了质的飞跃。”据统计,从一名刚入企的职场新人到课题负责人,在该院平均仅需1.5年。

南网能源院党委坚持在项目实践中培养锻炼青年人才,让青年员工在扛重活、攻难关中练就担当实干的硬本领。组织青年研究人员积极参与研究咨询项目,以青年为主体的研究团队参与课题近500项,共计荣获中电联电力创新奖、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创新奖、南方电网公司管理创新奖12项,获得授权专利21项。2020年以来,该院组织青年自主申报并开展创新课题研究34项,现已完成自立项目15项,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技术标准、论文专著、领导批示等。

此外,南网能源院还优选具有突出业绩和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挑大梁,设立青年党员突击队,引导青年党员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21年,35岁以下青年“挂帅”国家部委重大课题10项,获公司级及以上成果奖励25项,在经营发展主战场、咨政建言最前沿、重点项目第一线唱响青春之歌。

搭建成长平台

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南网能源院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党对青年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该院建立从新入企员工到高潜人才的全周期培养体系,构建萌芽期浇灌、成长期磨炼、成熟期提升的培育闭环,积蓄青年人才发展动力。对于新员工,聚焦“实践历练、企业认知、素质养成、团队建设”的入职培训,助力其快速转变角色;导师一对一“传帮带”保驾护航。职业成长初期,“能源院大讲堂”等多样化培训资源随时“加油充电”;“政策分享沙龙”鼓励青年上讲台,以讲促学强本领。对于青年研究骨干,“上挂+下派”丰富阅历、增长才干,重大项目历练强担当、练功夫,“1主研专业+1辅研专业”因材施教加速成长。

南网能源院实施从新入企员工到领军人才的全周期“金字塔”式岗位体系,打破年龄资历等条条框框,建立业绩贡献量化评价标准,为青年成长搭台子架梯子。

2020年以来,能源院通过竞争性选拔,新聘任研究员中“85后”占比80%,“90后”占比21%。其中,18%的青年骨干凭借突出业绩实现跨岗级晋升,最高实现跨3个岗级。新聘任项目经理“85后”占比近75%,“90后”占比近20%。(金东亚 郑培苗 曾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南方电网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