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网
添加到收藏夹
头条
GEI
电网
光伏
风能
火电
能源
核电
环保
信息化
会展
服务
储能
科技
推荐数据加载中...
您有未读新闻,点击查看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关于转发《科技部 中央 宣传部 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通知》的通知
各理事单位、专业委员会(分会)、省级电机工程/电力学会、会员中心、电力科普教育基地、“电力之光”科学传播专家: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为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传承和弘扬学会90年优良传统,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继续组织开展2024年全国科技周活动。活动主题为“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活动时间2024年5月25日—6月1日。 根据《科技部 中央宣传部 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24年全
《求是》杂志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务院国资委党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有力推动国有资产监管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逐步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这一体制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为统领,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企业发展规律,又反映我国国情和国有企业实际情况,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创新。我们必须牢牢
依湾而立向县而兴创新而强 南方电网公司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又见南粤四月天,一路山海一路春。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到广东考察。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广东湛江、茂名、广州等地视察,寄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注入了强劲动力。 南方电网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主动融入广东现代化建设全局,切实增强服务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综述:让创新果实从产业沃土上驰名
阳春时节,惠风和畅。4月12日,在江苏南京,国家能源集团首次举办的科技成果转化现场交流会上,国能“龙膜”备受瞩目。科环集团龙源环保公司负责人表示,“龙膜”是我们的拳头产品,在集团电力、煤炭、化工等产业沃土上广泛应用,实现“龙膜中国制造”,可无缝替换国内所有进口反渗透膜。膜元件稳定脱盐率高达99.5%,适用不同应用领域的水处理需要,在同等运行条件下媲美进口品牌膜元件,价格比进口品牌低30%左右,颇受用户青睐。中国膜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寒直言,龙源环保高性能膜组件产品已成为国内水处理膜的标杆品牌。一
新浪网中国华电揭牌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室签约4个创新联合体
4月12日消息,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中国华电2024年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华电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方电气举行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室揭牌仪式,与118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部分参与单位举行燃机、氢能、工业软件、人工智能4个创新联合体签约仪式。 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华电坚决贯彻党中央创新驱动重大战略,坚持“四个面向”,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建体系、强攻关、搭平台、重保障,推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江毅强调,要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势,正视差距和不足,
中国电力报中国华电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并挂牌成立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室
4月12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为全国重点实验室华电分室揭牌,与118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部分参与单位举行燃机、氢能、工业软件、人工智能领域创新联合体签约仪式。 近年来,中国华电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新型举国体制,大力推动“四链融合”,营造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 本次会议集聚了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设备厂商等系统内外创新合力,系统谋划下一
经济日报中国华电召开2024年科技创新大会
4月12日,中国华电2024年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指出,近年来中国华电坚决贯彻党中央创新驱动重大战略,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建体系、强攻关、搭平台、重保障,推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要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势,正视差距和不足,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坚定当好科技创新国家队,努力成为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的需求提出者、创新组织者、技术供给者、市场应用者。 针对下一步工作,江毅提出六个方面工作要求:一是强化科技创新统筹,积极构建“宝塔型”创新体系。二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
新华财经谋划下一阶段科技创新方向与任务 中国华电与业界共话创新未来
中国华电12日在京举行2024年科技创新大会。会议集聚系统内外创新合力,系统谋划下一阶段科技创新重点方向和任务,共谋华电创新大计,共话华电创新未来。 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 首台全国产化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实现投产,填补了我国自主燃气轮机应用的空白;国内首套自主可控重型燃气轮机控制系统(TCS)在华电浙江龙游电厂成功并网投运;国内首套F级燃气轮机控制系统(TCS)在华电戚墅堰电厂成功投运;自主研制的E级燃气轮机透平一级动叶实现国内首次挂机运行……近年来,中国华电不断在我国高端工业
科技日报中国华电:积极构建“宝塔型”创新体系
4月12日上午,中国华电2024年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在讲话中表示,要坚持创新在公司工作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抓手,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着力优化创新布局,着力做强创新主体,着力培育创新人才,着力激发创新活力,着力强化创新支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具体来说,要从六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强化科技创新统筹,积极构建“宝塔型”创新体系
中国华电召开2024年科技创新大会
本网讯 4月12日上午,中国华电2024年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握科技创新新形势新要求,集聚公司内外创新合力,谋划下一阶段科技创新工作。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华电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叶向东,国资委科技创新局副局长贾兴元,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姜培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宏,东方电气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彦军,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长余兵现场致辞
许继 档案说丨创新,许继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习近平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以“创新”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党的二十大将“高质量发展”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到“新质生产力”,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作出“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重要部署要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
许继集团、许继电气召开2024年科技创新工作会议
❖3月19日,许继集团、许继电气召开2024年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科技创新工作,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聚焦价值创造,深化改革创新,加快一流研发体系建设,攻克核心技术装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数字转型及战略目标实现。党委书记、董事长孙继强出席会议并讲话。许继电气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许涛为12个新设立技术中心授牌。许继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韩书谟为7个科技奖励获奖单位代表颁发奖牌。许继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海龙传达中国电气装备2024年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精神。许
经济日报江毅委员: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毅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江毅委员说,对能源电力企业而言,应该抓住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关键,以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推动能源产业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聚焦技术攻关,中国华电去年以来实现诸多新突破。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国内首台全国产化F级50兆瓦重型燃机在广东清远投入运行,全年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同比提高1倍。协同创新走深走实,推动共建“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等全国重点实
中电联科技创新促进委员会正式成立
4月11日,中电联科技创新促进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交流研讨会在杭州举办。中电联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出席会议并致辞,中电联副秘书长沈维春主持会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副主任许海清出席会议并为委员会揭牌。 安洪光在致辞中表示,成立中电联科技创新促进委员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战略的决策部署,搭建“政产学研用融”平台,整合行业资源、凝聚行业共识、集聚行业力量,发挥行业平台、桥梁、纽带和智库作用,共同促进行业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推
综述:让创新果实从产业沃土上驰名
阳春时节,惠风和畅。4月12日,在江苏南京,国家能源集团首次举办的科技成果转化现场交流会上,国能“龙膜”备受瞩目。科环集团龙源环保公司负责人表示,“龙膜”是我们的拳头产品,在集团电力、煤炭、化工等产业沃土上广泛应用,实现“龙膜中国制造”,可无缝替换国内所有进口反渗透膜。膜元件稳定脱盐率高达99.5%,适用不同应用领域的水处理需要,在同等运行条件下媲美进口品牌膜元件,价格比进口品牌低30%左右,颇受用户青睐。中国膜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寒直言,龙源环保高性能膜组件产品已成为国内水处理膜的标杆品牌。一
综述:让创新果实从产业沃土上驰名
阳春时节,惠风和畅。4月12日,在江苏南京,国家能源集团首次举办的科技成果转化现场交流会上,国能“龙膜”备受瞩目。科环集团龙源环保公司负责人表示,“龙膜”是我们的拳头产品,在集团电力、煤炭、化工等产业沃土上广泛应用,实现“龙膜中国制造”,可无缝替换国内所有进口反渗透膜。膜元件稳定脱盐率高达99.5%,适用不同应用领域的水处理需要,在同等运行条件下媲美进口品牌膜元件,价格比进口品牌低30%左右,颇受用户青睐。中国膜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寒直言,龙源环保高性能膜组件产品已成为国内水处理膜的标杆品牌。一
三峡集团举办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专题研讨班
三峡集团举办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专题研讨班 本网讯(唐东军 张学礼)4月10日至12日,三峡集团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专题研讨班在三峡坝区举办。三峡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昕伟出席并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作题为《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主旨报告。摄影:毛翔春 王昕伟深入分析了当前三峡集团科技创新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对三峡
青岛公司:多项燃机研究成果获中国安装协会2024年度科技进步奖
本网讯 4月9日,中国安装协会公布2024年度科技进步奖评选结果,《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冷热端耦合实时滑参数优化技术与应用》《基于有限差分法的蒸汽疏水阀门内部泄漏量计算研究与应用》等以青岛公司燃机项目为主体申报的四项成果,分获二、三等奖,是获奖数量最多的电力基层企业。 青岛公司燃机项目作为山东省首个开工建设也是率先投产的F级重型燃机示范项目,在前期策划及实施过程中,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推动建筑“十新”电力“五新”技术应用,不遗余力开展燃机数字数智工程建设,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参与控
黔源电力一项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本网讯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对黔源电力“基于厂网协同的水光融合优化调控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科技成果开展鉴定。 鉴定会上,由中国工程院张勇传院士、王浩院士领衔,水利部、南网总调、贵州大学等9位行业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经过讨论和质询,一致认定黔源电力“基于厂网协同的水光融合优化调控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科技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成果鉴定”。 该项成果以厂网协同、水光融合调度、实时控制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水光互补
江毅会见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
本网讯 4月9日下午,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交换意见。中国华电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吴敬凯参加会见。 江毅对武钢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对金风科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江毅指出,中国华电全面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责任,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重点推动“沙戈荒”大基地建设,加快布局海上风电,加速推进氢能、储能等战新产业发展,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华电与金风科技有着长期良好合作基础,希
三峡发展公司一项成果在全国制造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创新大赛中获...
三峡发展公司一项成果在全国制造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创新大赛中获奖 本网讯(王璐 杨怡)3月30日,首届全国制造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创新大赛在重庆市落下帷幕。据了解,此次大赛共设基础制造能力升级、关键生产环节优化、核心要素资源保障、智能检测装备创新4个赛道,旨在推动发展国内智能制造,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 由三峡集团所属三峡发展公司工程检测中心报送的“升船机钢丝绳无损检测系统”经过现场路演与答辩,在技术专家、产业生态专家组成的
山海共赴,ABB携手客户打造"一带一路"高水平合作新标杆
北京2024年4月8日 /美通社/ -- 壮志驯大海,浩气走千山。2013年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被提出。自此,"一带一路"以其开放包容、互联互通的核心理念迎风生长,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全球已有百余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跨界破局的科创尖兵——记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国家级荣誉获得者蒋洋
中国能建建筑集团中标合肥埃科光电科技工业影像核心部件总部基地项目
三峡集团两家单位专利和创新成果获奖
三峡集团两家单位专利和创新成果获奖 三峡上海院一项专利荣获2023年 中国专利年度奖 近日,中国职工技术协会通报了2023年中国专利年度奖获奖项目,三峡上海院“一种海上发电机基础结构”荣获二等奖。 本次获奖专利为单柱复合筒基础,是上海院研发团队针对广东省、福建省近海深水海域复杂地质环境下海上风电项目创新研发的一种新型基础型式,其整体结构为“单柱+连接件+筒体”的全钢结构,有效解决了近海深水海域水深、浪大、基岩埋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媒体矩阵
战略合作
友情链接
国家发改委
国家能源局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
©1998 - 2018 中博新电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金泰写字楼三层
电话:17600484320
投稿:155356062@qq.com
备案号:
京ICP备120171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