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自古以来被誉为“塞上江南”,西北的鱼米之乡,农业发展得天独厚。近二十年来,电力让这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全国“西电东送”的重要送端。一农一工,塞上明珠更加璀璨!
全国能源资源与经济发展呈现逆向分布的特点,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匮乏;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能源资源需求量相对较小。宁夏借助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实施,在全国经济大局中找准定位,成功将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外送电力大通道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宁夏6.64万平方公里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在已探明煤炭储量468亿吨中,宁东能源基地占有393亿吨。200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开发建设宁东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其确定为自治区“一号工程”。伴随着宁东基地的开发建设,宁夏拉开煤炭资源大规模综合利用的序幕。随着国家电网特高压输电技术取得成功突破,电力远距离、大规模输送有了可能,也为宁夏煤炭资源大规模转化利用提供了另一种选项,即通过规划建设大型坑口电厂将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为电力提高经济附加值,并通过超特高压电网远距离输送到东部发达地区,实现输煤向输电转变,走上了“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全新发展道路。
2008年,宁夏电力外送迎来一个关键年份。山东作为当时国内工业发展的排头兵,成为宁夏外送电力的“第一落点”。2008年12月15日,世界首条±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2011年2月28日,工程建成投运,每天可将近1亿千瓦时电送到山东。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成功投运后,2014年11月,宁夏第二条电力外送大通道——灵州—绍兴±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这条线路额定输送容量800万千瓦,年外送电500亿千瓦时。灵绍特高压工程给宁夏电网带来了第二次重大战略机遇,宁夏在全国率先形成覆盖全区的750千伏双环网。
两条电力大规模外送通道的建设,加快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奠定了宁夏“强电网、大送端”格局,形成了“内供”“外送”两个市场。截至目前,宁夏累计外送电量超过7500亿千瓦时,“十四五”以来新能源外送电量达628亿千瓦时,年新能源外送电力占比从14%提升至24%,银东、灵绍两条直流外送通道运营效率全国领先,有力服务了全国保供大局。
用塞上的风和光点亮三湘的灯和景
新时代迎来新机遇。宁夏地处西北腹地,面积不大,但新能源资源却非常丰富:全年日照时间3000~3300小时,常年平均风速约8米/秒,初步测算光伏、风电可开发规模超过1亿千瓦,是光资源一类地区、风资源三类地区。
自“十四五”初至2024年8月底,宁夏高水平建设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新能源装机容量从2574万千瓦增长到3965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56%,成为宁夏第一大电源,推动宁夏成为全国第四个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的省份。
宁夏回族自治区2025年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6700万千瓦以上,而现有外送电通道基本饱和,区内负荷增长有限,必须通过新建外送输电通道来拓展消纳空间。
未雨绸缪,规划引领。2021年初,国网宁夏电力结合自治区经济发展布局,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先后赴全国多地调研对接,积极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选取第三条电力外送通道落点,最终优中选优将落点选在了湖南,并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十四五”规划建设宁夏—华中(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议。“用塞上的风和光,点亮三湘的灯和景”,这个愿景正加快推进。
2021年6月11日,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同年12月,“宁电入湘”直流工程正式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2022年新年伊始,“宁电入湘”工程被国家能源局确定为“十四五”新开工建设的9条跨区直流工程之一,超前完成此条特高压直流和配套交流工程选址选线。4月24日,“宁电入湘”重要新能源发电配套项目——宁夏腾格里沙漠3吉瓦新能源基地光伏项目一期100万千瓦工程顺利并网发电。2024年8月13日,中宁换流站工程进入施工高峰,各类电气设备进入安装阶段,线路工程全面进入导线架设阶段。
宁电入湘工程,从一个构想到最终项目落地,仅仅历时两年多时间。截至今年8月底,宁湘直流工程中宁换流站的土建工程已完成73%。宁夏境内直流线路全长258.8公里,铁塔495基,已组塔430基,预计2024年12月完成导线架设。该工程计划2025年完成全部调试工作,正式投产。
一线飞架南北,宁湘同此凉热。国网宁夏电力将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助力自治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开创中西部省区合作新模式,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