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事 移动共享充电桩方便居民绿色出行

2024-03-19

【事件】移动共享充电桩方便居民绿色出行


  “还是得想办法让充电线像移动共享充电桩那样实现抽拉回弹”“立柱的旋转也不是很方便老百姓操作”……


  近日,一款新型充电桩模型送到了国网天津滨海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的创新工作室,团队围着模型进行测试研讨。


  张黎明带领团队最新研制的这款“伞型”移动共享充电桩,专门针对老小区复杂地形停车难题,是团队此前研发推广的移动共享充电桩的迭代版。


  “这两年,我在老小区走访调研时,很多居民、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反映小区车位紧张,充电桩没地方安装,装了也不能保障车位,新能源车充电很不方便,给社区治理带来一系列问题。”张黎明说。


  据介绍,“伞型”移动共享充电桩由电缆桥架轨道、可移动充电桩座等构成,走空不走地,不占用固定车位,占地小、安装快、成本低,将传统的“车找桩”改为“桩找车”。


  近年来,国网天津滨海公司建立与政府、物业、小区居民通力合作的四方共建服务模式,滨海新区住建委专门下发通知,明确提出“积极开展‘移动共享’充电桩推广应用,提升老小区公共设施使用效率”。


  目前,移动共享充电桩已在20个社区站点推广使用,因地制宜满足老旧小区居民充电需求。新能源汽车停到车位后,车主只需将悬挂在电缆桥架上的白色箱状充电设施沿着滑轨拖到车附近即可充电。


  “不占地还方便好用,解决了社区治理难题。”滨海新区大沽街道蓝鲸岛社区党委书记樊宇点赞说。


【短评】办好民生实事要有“见缝插针”的智慧


  与传统固定充电桩相比,移动共享充电桩更灵活高效。车主只需将车辆停到充电桩覆盖的范围内,并通过控制箱操作将充电桩移至车旁,取下充电枪即可给车辆充电,改变了以往“车找桩”的局面,见缝插针地解决了老旧小区居民充电难题。


  其实,这种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见缝插针”式办好民生实事的思路很有代表性。


  “见缝插针”的背后,是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各方力量深度参与。电动汽车充电和停车是群众生活的“高频事项”,直接关系居民的幸福感。社区、企业第一时间了解居民所需所盼,在“停车难”和“充电焦虑”两大问题间寻找解决之道,变被动应对为主动破题,想方设法“链资源”“求共识”,解决好群众房前屋后的“小事”。


  “见缝插针”的背后,是依托科技创新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通过创新充电模式,逐步实现居民充电设施的集约化建设、专业化运营及共享有序使用。


  “见缝插针”不是一蹴而就。治理效果如何,关键还要看群众满不满意。老旧小区普遍没有固定产权的车位,加之公共空间缺乏总体规划,这就决定了移动共享充电桩也要在试点中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提高,在既有停车资源的基础上,日益优化设计。只有让老旧小区有新变化、焕新活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本文刊发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3月18日05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